[实用新型]一种流质输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9682.4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9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谢彩霞;温贤秀;马青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熊晓果;王芸 |
地址: | 61007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质 输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流质输注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对于昏迷及各种原因造成吞咽困难而不能正常进食的病人,需要进行鼻饲护理,医院在给患者进行鼻饲时,一般先将鼻胃管从病人的鼻腔插入,经由咽部食管到达胃部,再通过注射器与鼻胃管连接,采用注射器来进行注射进食,这种通过注射器一管一管的反复操作比较麻烦,且针管的容量也有限,影响了鼻饲食品的营养搭配。少数采用流质瓶接普通输液管的方式,流质瓶通过输液管与鼻胃管连接,但由于普通输液管只具有单输入接口,对于流质食物的稀稠很难进行人为控制;且普通输液管的管径较小,容易被流质中所含的大颗粒物所堵塞;当病人持续鼻饲流质食物又需要鼻饲药物时,由于输液管的输出口与鼻胃管连接,正用于注入流质食物,已没有多余的端口可以加注药物,只能将输液管与鼻胃管拆开,再将药物注射器与鼻胃管连接,这样反复连接、拆开、再连接,操作繁琐,给临床医疗中的加药操作带来很大的麻烦;拔开后的端口增加了与细菌和病毒接触的机会,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的流质输注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流质输注器,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包括两条输入管和一条输出管,所述输入管的端口与插瓶针连接,且输入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所述流质输注器还包括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其中一个接头与输出管的下端连接。
上述流质输注器中,所述三通接头的另外两个接头,分别接鼻胃管和药物注射器。
上述流质输注器中,所述三通管的输出管上设置有莫非氏滴管。
上述流质输注器中,所述输出管上设置有流量调速器。
上述流质输注器中,所述输入管和输出管的内径为3~10mm。
上述流质输注器中,所述输入管和输出管的内径为5mm。
上述流质输注器中,所述输入管和输出管均采用避光材料制作,可有效防止流质液中的维生素被紫外线破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都为双口设计,输入端通过三通管的两个输入端口可以分别连接流质瓶和水瓶,通过输入管上的流量调节阀控制流质瓶和水瓶的流量,可以调节流质食物的稀稠,使用方便,结构简单;输出端通过三通接头可分别接鼻胃管和药物注射器,加药方便,能够减少端口被污染的机会;流质输注器的管径较一般的输液器的管径大,可避免输注流质时被堵塞,且均采用避光材料制作,可有效防止流质液中的维生素被紫外线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输入管分别与流质瓶和水瓶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流质瓶,2-水瓶,3-三通管,4-输入管,5-输出管,6-流量调节阀,7-三通接头,8-莫非氏滴管,9-流量调速器,10-插瓶针,11-导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流质输注器,包括三通管3,所述三通管3包括两条输入管4和一条输出管5,所述输入管4的端口与插瓶针10连接,且两条输入管4上均设置有流量调节阀6,所述输出管5上设置有莫非氏滴管8和流量调速器9;所述流质输注器还包括三通接头7,所述三通接头7的导管接头11与输出管5的下端连接,所述三通接头7内设置有三通旋塞,通过三通旋塞可使三通接头7任意一个或两个接头同时与输出管5连通。如附图2所示,三通管3的两条输入管4可以分别连接流质瓶1和水瓶2,通过流量调节阀6控制流质瓶1和水瓶2的流量,可以调节流质食物的稀稠,本实施例结构简单,通过流质输注器对病人鼻饲流质使用方便;所述三通接头7除导管接头11与三通管的输出管5连接外,其余两个接头可分别接鼻胃管和药物注射器,加药方便,能够减少端口被污染的机会;流质输注器的管径为5mm,较一般的输液器的管径大,可避免输注流质时被堵塞,且均采用避光材料制作,可有效防止流质液中的维生素被紫外线破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未经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96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