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高压输电导线上的过流故障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9852.9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8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巩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巩朝明 |
主分类号: | H02H3/08 | 分类号: | H02H3/08;H02H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7005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高压 输电 导线 故障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输电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挂接在高压输电导线上的过流报警装置,该过流报警装置特别是能够自动识别导线是否发生过流状态,并将过流状态通过GSM/GPRS无线通讯网络发送给远端服务器。
背景技术
通常,挂接在高压输电导线上的测量装置都要解决供电的问题,现在一般采取互感取电,电池供电,太阳能供电三种方式,若采取互感取电直接供电的方式,当导线没有电流流过时,无法互感取电,装置不能正常工作;若采用电池供电的方式,由于设备需要全天开机工作,功耗较大,所以电池供电的方式不能长期工作,达不到国家标准中对工作时间的要求;若采取太阳能供电的方式,要达到装置供电要求,太阳能极板的面积就得增加,这样使得整个装置的体积增大,重量也随之增加,达不到国家标准中对重量的要求,解决供电的问题,是本实用新型的任务之一。
高压输电线路由于多种原因时常发生对地短路故障,当故障发生时线路的各种保护装置比如继电器,刀闸等会自动断开,切断供电,此时,输电导线上无电流通过。如何在线路发生故障且继电器,刀闸自动断开前这一瞬间检测到故障,并且在继电器,刀闸自动断开后,输电导线上无电流通过时还能保持故障的状态,正常工作,是本实用新型的任务之二。
过去的报警装置是靠机械翻牌,变色来完成的,靠寻线工到现场读取颜色状态来判断故障,而自动将故障状态信号通过GSM/GPRS无线网络发到远端服务器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任务之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接在高压输电导线上的过流报警装置,该装置自动识别导线发生过流状态,而且能在输电线路发生对地短路故障,保 护装置断电保护,导线无电流的情况下保持正常工作状态,并能将故障状态信号通过GSM/GPRS无线网络,发到远端服务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的用于高压输电导线上的过流故障报警装置,包括供输电导线穿心通过的铁芯,铁芯上缠有线圈绕组,线圈绕组经闭合铁芯通过输电导线输入交流电而输出交流电压,输出的交流电压电连接有对其整流的整流桥,整流桥电连接有对其输出进行滤波的电容滤波电路,电容滤波电路电连接有对其输出电压端VIN进行稳压的+5V稳压模块,所述+5V稳压模块为降压开关式稳压模块,电容滤波电路输出的输出电压端VIN还电连接到电压比较器的输入端,其特征在于,+5V稳压模块电连接到电池充电管理模块,电池充电管理模块通过输出电池电压端VBB的锂电池分别电连接到3.3V稳压模块与GSM/GPRS无线信号发送模块上,3.3V稳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有电压比较器、信号锁存器和CPU控制器,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信号锁存器的输入端,信号锁存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到CPU控制器上,CPU控制器与GSM/GPRS无线信号发送模块电通信并由GSM/GPRS无线信号发送模块发送报警信号给报警装置。
其中,铁芯绕组输出端与交流电输入插座CT1相连接,交流电输入插座CT1通过额定电流为2A的自恢复保险管BX再电连接到对其输入端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的整流桥ZL上,输入电流在50A至800A变化时整流输出直流电压为+5V至+30V直流电压的整流桥ZL电连接到比较器U4信号输入端。
其中,整流滤波后电压输出端VIN电连接到比较器U4反向信号输入端的引脚4,比较器U4的同向信号输入端的引脚5电连接电位器W1的中心抽头,调节电位器W1设置报警电压门槛值。
其中,+5V稳压模块电连接到电池充电管理模块,芯片型号XD4054,电池充电管理模块的输出电压电连接滤波电容C9和电池插座CT3,电池插座CT3的引脚1电连接电池正极,电池插座CT3的引脚2电连接电池负极,电池电压VBB经电池插座CT3的引脚1电连接滤波电容C10和3.3V稳压模块输入端,芯片型号XC6204,3.3V稳压模块输出电连接另两个滤波电容C11,C12,两电容并联,以对稳压模块输出电压进行滤波,3.3V稳压模块的输出电压电连接至电压比较器U4,信号锁存器U5,CPU中央处理器U6,电池电压端VBB 经电池插座CT3的引脚1还电连接至无线通讯模块电源输入端的无线通讯模块插座CT5的引脚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巩朝明,未经巩朝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98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