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横流式地铁站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0069.4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1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谭小卫;罗燕萍;刘桂雄;江伟冲;高吉祥;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菱空调(佛冈)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4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魏殿绅 |
地址: | 51066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横流式 地铁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站用的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通风冷却降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设置在地下的横流式地铁站冷却装置结构。
背景技术
截止2012年初,全国共有1700余km的线路处于建设阶段,全部规划线路达到12万km。地铁工程位于地下,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工程规模较大,空调系统运行能耗约占地铁整体能耗的40%,在地铁建设及运营过程中通风空调高能耗及环境影响引起人们及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2012年1月北京市在地铁噪声与振动污染控制方面的首个标准——《地铁噪声与振动控制规范》获批并发布,并将从2012年4月1日起实施。
近些年来,由于地铁在我国各大城市的兴起、发展及城市建筑、道路的密集性,地铁站冷却系统位置结构设置成了地铁建设过程中需要面对重大难题,地铁站通风空调系统中现有风亭、冷却塔设置对周边环境带来了排风、噪声、余热、漂水等不良影响也显示出来,越来起引起人们及政府的关注,是地铁建设及运营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横流式地铁站冷却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横流式地铁站冷却装置,包括:
所述横流式地铁站冷却装置设置在一下沉坑体内,所述装置包括进风井、排风井、集水盘及冷却设备,所述冷却设备设置在由所述进风井和排风井构成的地下风道中,所述冷却设备包括风机、布水器、填料装置及填料装置支撑柱;所述集水盘设置在所述地下风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节能环保、减少噪声。通过设置U型下沉坑体,将冷却设备埋在负一层地下风道中,利用地铁风道排风,在风机排风处引地铁干空气排风进行混合除雾,降低地铁空调制冷系统的能耗,同时减少噪声,并可进行地面绿化。本冷却装置不仅适用于大面积广场、绿地处,而且还适合用于山坡、有坑道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横流式地铁站冷却装置结构剖面图;
图2是横流式地铁站冷却装置结构负一层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展示了横流式地铁站冷却装置结构的剖面,所述横流式地铁站冷却装置设置在一下沉坑体内,所述装置包括进风井1、排风井2、集水盘8及冷却设备,所述冷却设备设置在由所述进风井和排风井构成的地下风道中,所述冷却设备包括风机4、布水器5、填料装置6及填料装置支撑柱7;所述集水盘设置在所述地下风道的底部。
上述下沉坑体的形状呈U型,在U型下沉坑体地面留有风口朝上的进风井和排风井,且进风井和排风井的井口高出地面3。所述进风井和排风井的井口高出地面以达到防护的作用,U型坑体地下风道埋深大于2.2米。
如图2所示,冷却装置中的冷却设备安装在负一层地下风道中,冷却设备安装结构顺序为,将风机4横向安装在地下风道,再依次安装4个填料装置支撑柱7和冷却用填料装置及填料,在填料装置上端安装布水器以淋水冷却,风机口指向排风U型通道,为了防止造成空气回流,影响散热效果,排风U型通道弧形外半径必须大于等于3.5米;该结构设置便于利用风道排风冷却,在风机排风处引地铁干空气排风进行混合除雾。
上述风机横向安装在地下风道中,所述地下风道呈U型;所述布水器设置在所述风机的一侧,所述填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布水器的下端。
上述地下风道底部的集水盘位于所述填料装置的正下方,集水盘盘底呈斜坡9状,以便于清洗,集水盘尺寸大于填料装置,高度0.7米左右,以便于在冷却设备的进风端留出足够空间进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菱空调(佛冈)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未经新菱空调(佛冈)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00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