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标本取出袋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0197.9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6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艺;杨建胜;林良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艺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戴中生 |
地址: | 363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标本 取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或腹腔镜手术中的新型标本取出袋。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术治疗向着微创化发展,微创技术的发展给手术患者带来了福音,越来越多类型的手术可在胸或腹腔镜下完成,而在胸或腹腔镜手术中如何将切除的标本安全顺利的从患者体内取出而不造成胸或腹腔及切口的污染是手术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此问题,传统的做法之一是利用无菌手套或灭菌生理盐水袋进行适当的裁剪和调整后做成袋子,在手术过程中,将袋子从人体切口放入胸或腹腔,在腔内用多把钳子反复钳夹牵扯袋子的袋口边沿将袋口撑开才可将切除的标本装入袋子,程序繁琐,耗时久,医者操作不便,甚至耽误抢救患者的宝贵时机,还可能因术中操作不当导致肿瘤细胞脱落并残留。传统的做法之二是自制简易的标本取出袋,如利用无菌手套或灭菌生理盐水袋进行适当的裁剪和调整后做成袋状,并将袋口与钳子的两个开合端绑扎在一起,在使用时,操作上述钳子将袋口撑开或闭合,操作相对简单,但自制过程颇为费时费力,且成品粗糙,具有安全隐患,实用性差。针对上述缺陷,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解决方案,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0420005648.X公开了一种自动开口式腹腔镜手术标本袋,包括袋,袋的袋口有穿绳圈,实心绳子位于穿绳圈内且通过抽拉绳子将袋口封口,位于袋口穿绳圈内的绳子呈管状伸缩结构或管状折叠结构且位于穿绳圈内,穿绳圈的出口四周与管状绳子的外壁密封结合。该实用新型工作时,将其卷成圆柱状从切口放入腹腔,管状绳子的端口留在外部,利用注射器或气囊将空气推入管状绳子,管状绳子膨胀进而将袋口撑开,即可将标本装入,但该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且耗时久,还是具有众多的安全隐患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新型标本取出袋,其操作简单,高效且方便实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标本取出袋,包括标本袋本体,上述标本袋本体的袋口张设有弹性撑圈。
上述弹性撑圈形成上述标本袋本体的袋口沿。
上述弹性撑圈包裹于上述标本袋本体的袋口沿内。
上述弹性撑圈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完整圈体。
上述标本袋本体为双层袋体。
上述标本袋本体为橡胶材料制成的袋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标本取出袋,可用于胸或腹腔镜手术中在胸或腹腔内盛装切除的标本并将此标本取出,因其在传统标本袋本体的袋口张设弹性撑圈,人为作用下将弹性撑圈对应切口适当变形后,可将弹性撑圈连带标本袋本体从切口放入胸或腹腔内。弹性撑圈在胸或腹腔内自动恢复为圈状,进而将标本袋本体的袋口撑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标本取出袋,便于医者将切除的标本装入标本袋本体内并从患者体内取出,可有效地提高实施微创手术的便捷程度,缩短手术操作时间,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机,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单,高效且方便实用。
进一步,弹性撑圈形成标本袋本体的袋口沿,此结构可使弹性撑圈将标本袋本体的袋口撑开的效果更好,进一步便于医者将切除的标本装入标本袋本体内。
进一步,弹性撑圈包裹于标本袋本体的袋口沿内,此结构使弹性撑圈与标本袋本体的连接更加紧密平滑,对脆弱的人体内脏不易造成伤害;且因标本袋本体将弹性撑圈包裹,使弹性撑圈与人体内脏隔离,弹性撑圈材料的选择不易受到限制。
进一步,弹性撑圈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完整圈体,此结构可使弹性撑圈将标本袋本体的袋口完整撑开,进一步便于医者将切除的标本装入标本袋本体内。
进一步,标本袋本体为双层袋体,此结构起到双重保障作用,可有效地防止渗漏或手术刀具等意外将标本袋本体划破后而使被切除的标本等漏出进而对人体造成隐患的发生。
进一步,标本袋本体为橡胶材料制成的袋子,此结构使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标本取出袋具有盛装切除的标本的功能,并具有柔软、坚韧和对人体无害的优点,且橡胶材料为普通常见的材料,可降低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标本取出袋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示图。
图中:
11-标本袋本体 12-弹性撑圈
21-标本袋本体 211-标本袋本体外层
212-标本袋本体内层 22-弹性撑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艺,未经刘志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01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蓝牙无线音箱
- 下一篇:相机无线控制接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