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电视解码板及电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0623.9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3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颜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兆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44 | 分类号: | H04N5/44;H04N5/63;G09G3/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69 | 代理人: | 王昌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电视 解码 电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电视解码板及电视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已经从最初的显像管电视发展到现在背投电视、投影电视及平板电视。平板电视一般包括液晶显示器电视(LCD TV)、发光二极管电视(LED TV)、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视(OLED TV)、等离子电视等。目前,平板电视中一般设置有多个分立于设备不同位置的模块,各个模块之间由若干信号连接线与插头进行连接完成整个电视功能,导致了装配成本增加;各个模块需进行独立的测试,致使测试工序复杂,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成本;各分立模块装配成电视,势必造成各个模块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良率成倍增加,其互连的线材、插头也会致使不良率的增加,因此,分立模块方式不论是电视生产测试还是售后环节,均会导致电视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电视解码板及电视机,以降低电视机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一体化电视解码板,包括电源驱动板,以及分别与所述电源驱动板相连并由所述电源驱动板供电的信号处理解码板及背光驱动板。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驱动板包括交流输入模块、脉冲编码调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交流输入模块及脉冲编码调制模块相连以在所述脉冲编码调制模块控制下完成输入至输出电源转换的电源转换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处理解码板承载有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线性稳压器、模拟开关、第一升压电路、缩放器、放大器、调频器、通用串行总线转换器、输入输出接口、存储器及模拟按键。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电视解码板,包括电源驱动板以及与所述电源驱动板相连并由所述电源驱动板供电的信号处理解码板。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视机,所述电视机包括电视显示模块、背光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电视显示模块及背光单元相连的一体化电视解码板,所述一体化电视解码板包括电源驱动板,以及分别与所述电源驱动板相连并由所述电源驱动板供电的信号处理解码板及背光驱动板。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驱动板包括交流输入模块、脉冲编码调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交流输入模块及脉冲编码调制模块相连以在所述脉冲编码调制模块控制下完成输入至输出电源转换的电源转换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处理解码板承载有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线性稳压器、模拟开关、第一升压电路、缩放器、放大器、调频器、通用串行总线转换器、输入输出接口、存储器及模拟按键。
进一步地,所述电视显示模块承载有显示微处理单元、有源驱动器、显示模块、行驱动器、缓冲器、电平位移器及计时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微处理单元包括第二升压电路、电荷泵及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电视机为发光二极管电视机、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视机或液晶显示器电视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一体化电视解码板及电视机,将电源驱动板以及分别与所述电源驱动板相连并由所述电源驱动板供电的信号处理解码板及背光驱动板集成于一块一体化电视解码板上,避免了采用在若干分立模块之间以信号连接线与插头连接的复杂装配方式,降低了装配成本;由于只需对一体化电视解码板进行测试,降低了测试工序复杂度,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一体化电视解码板使电视机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良率大幅降低,其无需在各功能板件间的互连线材与插头,进一步降低了不良率,因此,一体化电视解码板使得不论是电视生产测试还是售后环节,都节约了电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体化电视解码板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视机主要包括电视显示模块1、背光单元2,以及分别与电视显示模块1及背光单元2相连的一体化电视解码板3,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化电视解码板3主要包括电源驱动板4,以及分别与电源驱动板4相连并由电源驱动板4供电的信号处理解码板5及背光驱动板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兆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兆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06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