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植牙套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2065.X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4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俊龙 |
主分类号: | A61C8/02 | 分类号: | A61C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套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快速植牙套件,用于植牙手术的钻孔及植入植根,尤指由特殊配合植根外廓的钻头来进行钻孔的套件。
背景技术
牙齿经长期使用损坏或意外损伤常必需拔除,较好的治疗方法是以植牙手术植入一个新的适合假牙。
以目前的植牙(dental implant)手术而言,主要系在损失自然牙齿(natural tooth)的牙床(jawbone)内先植入一个具有螺纹外形的植根(screw shape fixture),待植根与牙床愈合后,在植根的上方以螺钉装设一支台齿(abutment),然后,再在支台齿上装设一人造牙冠(artificial tooth crown),以完成整个植牙手术。
然而在自然牙齿自牙床拔除后,必需先以钻头在牙床100上钻出一个适当直径的钻孔,再植入植根P1,如图2所示。
另,在图1中显示了传统的钻孔方法,其先以直径d1最小的钻头D1在牙床100上先钻出小孔,然后再逐次以直径d2~dn渐大的钻头D2~Dn钻出一个直径为h的钻孔90,钻孔90的直径h略小于植根P1的直径p,使得植根P1在旋转植入时螺纹外形能与牙床100内的组织密合。
这种传统钻孔方法,利用多个直径d1~dn不同的钻头D1~Dn逐次钻出,这是十分浪费时间也易造成钻孔失败,更会增加了病患的恐惧时间;进者,由于钻头的费用很高,也造成器具费用的增加;这些问题,皆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植牙套件,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步骤和成本,省时省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植牙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植根,其外表上方具有一细螺纹部而下方具有一粗螺纹部,且其自顶部向底部直径渐缩小以使外廓形成自上方向下曲度增大的长弧形;及
一钻头,包括:一与一牙科手持机连接而产生旋转的连接部;及一钻头部,其外廓为阶状,具有多个锐利切边而能在一牙床上钻出可植入该植根的阶状钻孔;
其中该钻头的钻头部外廓沿着该植根外廓的长弧形而形成至少五个直径自上向下渐缩的阶状部,而每两阶状部因直径差而形成的断差面皆被该长弧形穿越。
其中,该植根至少在粗螺纹部自上向下设有多个内凹的螺旋切槽。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快速植牙套件,以特殊配合植根外廓的钻头来进行钻孔,仅需要一个钻头即完成在牙床上钻孔动作,而不再需要如先前技术所述的利用多个尺寸不同的钻头来逐次钻出可植入植根的钻孔,因此,利用本实用新型将可大为节省钻孔时间以减少病患的恐惧时间,更由于只需一个钻头即可完成,而可减少钻头费用的支出;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由于钻头的钻头部外廓系沿着植根外廓的长弧形而形成五个直径自上向下渐缩的阶状部且每两阶状部因直径差而形成的断差面皆被该长弧形穿越,因此在钻出阶状钻孔后,每两阶之间的保留组织,当植入植根时,这些保留组织会被植根的细螺纹部或粗螺纹部切碎,在植根完全埋入牙床后,会使牙床内的组织完全与植根紧密贴合,而部分碎组织则流入植根的切槽内并增生组织,不一定需要填补牙骨粉,省时省力。
以下,将依据图面所示的实施例而详加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使用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代表习知的钻孔及植根套件,
图2:代表习知的植根植入牙床示意图,
图3:代表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4:代表本实用新型植根的剖面图,并显示其外廓的长弧形,
图5:代表本实用新型钻头的平面视图,并显示其外廓阶状与长弧形的关系,
图6至图8:代表本实用新型钻孔及植入植根的动作图,
图9:代表本实用新型以钻头钻出阶状钻孔的剖面图,并以虚线显示植根外廓的长弧形关系,
图10:代表本实用新型完成钻孔及植入植根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植牙套件,主要由一植根10及一钻头20所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植根10外表上方具有一细螺纹部11而下方具有一粗螺纹部12,并在粗螺纹部12自上向下设有多个内凹的螺旋切槽13,植入牙床时,会将切离的碎组织沿该螺旋切槽13向下流动。参见图4,植根10自顶部14向底部15直径渐缩小,使外廓形成自上方向下曲度增大的长弧形16(如图中虚线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俊龙,未经陈俊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20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灌装机
- 下一篇:精密离心机测量面的高精度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