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明锅盖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3476.0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7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彬;张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冠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6 | 分类号: | A47J36/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刘计成 |
地址: | 20217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锅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盖,特别涉及一种透明锅盖。
背景技术
通常,锅盖一般为圆形,锅盖的质地古时大多是木制,现在一般都是金属,以铝质常见。锅盖的主要作用是保持锅内食物的温度,并防止锅内食物因受热等因素引起液体飞溅,蒸汽外逸的状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烹饪时,常常需要掀开锅盖,观察锅内的食物的情况。这种做法不但麻烦,而且频繁掀开锅盖,会影响锅内食物的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观察锅内食物且密封完好的透明锅盖,该透明锅盖使用方便,且可保证食物的口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锅盖板和沿锅盖板的周向将锅盖板包围的锅盖沿,锅盖板为钢化玻璃。
优选的,锅盖板与锅盖沿通过一固定圈固定连接,固定圈包括侧壁,侧壁与锅盖板的圆周面紧密接触,侧壁的上边缘设有一沿径向向内延伸的凸缘,凸缘的下表面与锅盖板的上表面接触,凸缘的上表面与锅盖沿的下表面接触,凸缘的内圆周面连接有一向外翻出的弧形翻边,翻边将锅盖沿的内边缘包围,翻边的边缘与锅盖沿的上表面接触,侧壁的下边缘设有一向内卷起的弧形卷边,卷边的边缘与锅盖板的下表面接触。更进一步的优选,翻边与锅盖沿围成的空间内设有硅胶圈。
优选的,锅盖沿包括一内径小于锅盖板外径的上圆环和一内径大于上圆环外径的下圆环,上圆环的外径大于锅盖板的外径,下圆环位于上圆环的下方,上圆环的外圆周面与下圆环的内圆周面通过一圆滑弧面相连。
优选的,锅盖板的上表面设有一手柄,手柄与锅盖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锅盖沿为不锈钢。
优选的,固定圈为不锈钢。
因为锅盖板为透明的钢化玻璃,故在烹饪过程中无需掀起锅盖,就可以随时看到锅中食物的情况,使用方便;锅盖沿可以与锅密封配合,硅胶圈的应用,更加增加了锅盖的密封性,保证了食物的口感;锅盖板上设有手柄,可方便地用手握住手柄移动锅盖,避免烫伤;锅盖沿和固定圈采用不锈钢材质,可防止锅盖在潮湿环境中生锈,延长了锅盖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透明锅盖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透明锅盖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透明锅盖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透明锅盖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透明锅盖,包括锅盖板1和沿锅盖板1的周向将锅盖板1包围的锅盖沿2,锅盖板1为钢化玻璃;锅盖板1与锅盖沿2通过一固定圈3固定连接,固定圈3包括侧壁31,侧壁31与锅盖板1的圆周面紧密接触,侧壁31的上边缘设有一沿径向向内延伸的凸缘32,凸缘32的下表面与锅盖板1的上表面接触,凸缘32的上表面与锅盖沿2的下表面接触,凸缘32的内圆周面连接有一向外翻出的弧形翻边33,翻边33将锅盖沿2的内边缘包围,翻边33的边缘与锅盖沿2的上表面接触,侧壁31的下边缘设有一向内卷起的弧形卷边34,卷边34的边缘与锅盖板1的下表面接触;翻边33与锅盖沿2围成的空间内设有硅胶圈4;锅盖沿2包括一内径小于锅盖板1外径的上圆环21和一内径大于上圆环21外径的下圆环22,上圆环21的外径大于锅盖板1的外径,下圆环22位于上圆环21的下方,上圆环21的外圆周面与下圆环22的内圆周面通过一圆滑弧面23相连;锅盖板1的上表面设有一手柄5,手柄5与锅盖板1固定连接;锅盖沿2为不锈钢,可选1mm厚度的SUS 304;固定圈3为不锈钢,可选0.3mm厚度的SUS 304。
在烹饪时,将该透明锅盖盖在锅上后,令锅盖沿2与锅密封配合,透过钢化玻璃制成的锅盖板1可观察锅内的食物的情况,使用方便,且保证了食物的口感。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透明锅盖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冠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冠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34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