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砖木结构的PU聚能建筑砖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3661.X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7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定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美福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顺缔聚氨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0 | 分类号: | E04B2/80;E04B2/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20170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结构 pu 建筑 砖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U聚能砖墙体结构,具体为一种砖木结构的PU聚能建筑砖墙体,为PU聚能砖在砖木结构和钢混结构上的应用,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墙体做为承重或非承重,但是墙体本身竖立之后不具备防水,防腐,保温等功能,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一次性全部到位(多功能型)可以减少人工时间及处理防水,防腐,防潮,防霉及保温材料的使用,可以更进一步提升保温材料的功能,性能到达世界先进水平,成为超级保温墙体技术不仅低碳节能可以满足欧美发达国家所定低碳、零碳墙体的导热系数标准;而且环保卫生,不产生废物、废水和废气;另外,墙体重量减轻,可以快速组装施工,墙体高度可以灵活变化(比一般墙体更高)施工期短,对资金积压周转压力也减少,可以广泛应用于极端气候或需超级保温地区,例如温水游泳池或坡上做挡土墙难度大都可由本墙体方法轻松解决,亦可用做隔墙技术隔音效果良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砖木结构的PU聚能砖墙体,以填补现有技术的一种新型的墙体建筑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砖木结构的PU聚能砖墙体,包括木制圈梁、木墙骨柱和墙体下方的地梁板,木制圈梁、木墙骨柱和地梁板固定,所述的墙体由PU聚能砖组装而成,且木墙骨柱竖直穿过PU聚能砖的孔洞;地梁板通过地脚螺栓与地基平台固定;木制圈梁和木墙骨柱的上方与楼盖或屋盖连接固定。
所述的PU聚能砖为带有若干平行均匀排列的空腔的墙砖主体,所述的墙砖主体的一端面上沿空腔位置设置有叠放凸楞;其另一端面上沿空腔位置设置有叠放凹槽;所述的叠放凹槽和叠放凸楞相互匹配;以便于墙砖主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叠放;墙砖主体的两侧端部分别设置有一组嵌合结构。
所述的支柱间的距离为PU聚能砖的两孔洞之间距离的整数倍,优选距离为305mm或610mm。
所述的骨柱预留有门洞和窗洞。
所述的木墙骨柱可由轻钢龙骨替代。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同样适用于钢混结构,一种钢混结构的PU聚能砖墙体,包括钢筋混凝土圈梁和支柱,所述的墙体由PU聚能砖组装而成,钢筋混凝土支柱竖直穿过PU聚能砖的孔洞。
通过本实用新型设计而成的PU聚能砖墙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低碳节能,可以满足欧美发达国家低碳、零碳墙体的导热系数标准;2、环保卫生,不产生废物、废水和废气;3、墙体重量轻,可以快速组装施工,墙体高度可以灵活变化;4、施工期短,对资金积压周转压力也减少;5、应用广泛,极端气候或需超级保温地区,例如温水游泳池或坡上做挡土墙难度大都可由本墙体方法轻松解决,亦可用做隔墙技术隔音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砖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圈梁 2、骨柱 3、地梁板 4、PU聚能砖 5、地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如图1所示的一种砖木结构的PU聚能砖墙体,包括木制圈梁1、木墙骨柱2和墙体下方的地梁板3,木制圈梁1、木墙骨柱2和地梁板3固定,所述的墙体由PU聚能砖4组装而成,且木墙骨柱2竖直穿过PU聚能砖4的孔洞;地梁板3通过地脚螺栓5与地基平台固定;木制圈梁1和木墙骨柱2的上方与楼盖或屋盖连接固定。
作为钢混结构的PU聚能砖墙体,包括钢筋混凝土圈梁和支柱,所述的墙体由PU聚能砖组装而成,钢筋混凝土支柱竖直穿过PU聚能砖的孔洞。
墙体制作方法:采用《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表4.2,1-1)中允许使用树种(按设计强度等级)墙骨柱尺寸为40×140mm,间距610mm。
1)按图纸标示墙体(轴线)的长度,选用ACQ或CCA防腐剂处理过(HJI标准)的板材做为地梁板(BOTTOM PLATE)如果市场上所供应规格材长度不够,可以用组合衔接方式(JOINT)(但以不超过6.1米为原则)并预留基础圈梁预埋地脚螺栓位置,钻洞直径大小按图纸设计及地脚螺栓直径,方便之后墙体组合要竖立时可以套入地脚螺栓加上螺帽锁住固定住墙体。
2)采用40×140mm规格材长度同上面地梁板,同样如果不够长可以衔接,但接口和地梁板接口需错开,做为顶梁板。
3)将a.b.地梁板及顶梁板两条同样尺寸长度放在一起(平放或竖立皆可)画线(标示)按606mm间距标示(MARK)位置(中心点)(O.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美福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顺缔聚氨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美福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顺缔聚氨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36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面双端切削刀片和用于该切削刀片的切削工具
- 下一篇:装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