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环形圈的婴儿浴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4481.3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1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杨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道平 |
主分类号: | A47K3/064 | 分类号: | A47K3/0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启明专利代理事务所 44270 | 代理人: | 郁士吉 |
地址: | 529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婴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环形圈的婴儿浴桶,其属于洗浴设备类。
背景技术
能在家中泡浴是许多人期望的事情,特别是小孩,如果家中有浴桶,给小孩洗浴将方便很多。由于目前阶段中国许多家庭的住房还不是那么宽裕,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具有条件在家中固定设置浴桶,为此使用后便于收纳的浴桶应运而生,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现有的便于收纳的浴桶上,充气浴桶占有重要的地位,现有技术的充气浴桶为CN201899414U所公开,CN201899414U所公开的这种充气浴桶,包括浴桶本体,所述浴桶本体包括圆桶形充气袋,充气袋上方的环形联接圈,充气袋下端的底座,充气袋内腔设有螺旋状的弹性骨架,充气袋上设有充气孔和排水孔,现有技术的这处充气浴桶,在使用时先得给充气袋充气,使用完后将充气袋上的气体放出,再折叠收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一是这种充气浴桶结构复杂成本高,二是使用时充气时间长费时费力,显然现有技术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环形圈的婴儿浴桶,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环形圈的婴儿浴桶,包括浴桶本体以及浴桶本体上方的环形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浴桶本体由不透水柔性材料围成的桶身和桶底所构成,所述桶身或桶底上设有可闭塞的排水孔,所述桶身的外周边上附设有若干立杆,所述环形圈包括内环直径大于桶身直径的充气大圈和内环直径小于桶身直径的充气小圈,所述充气大圈和充气小圈设有充气孔,所述充气大圈和充气小圈通过介设在其中间的环形圈带所固联接,所述桶身上方开口边与所述环形圈带热粘合固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带环形圈的婴儿浴桶,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桶身为非充气袋体,可以由单层不透水柔性材料构成,在制作材料上要大大节省,同时,使用时只需要将环形圈充气,本实用新型的浴桶即可在立杆的作用下支立起来使用,相对现有技术的浴桶,使用时要将整个圆桶形充气袋充气,显然环形圈充气要容易得多,同时,充气小圈能形成对婴儿良好的保护。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得以实现。
作为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桶身外周边上设有若干垂直竖立的杆套,所述立杆设置在杆套中,这样的结构便于在桶身的外周边附设立杆。
作为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充气大圈的环径大于所述充气小圈的环径,这样不至于过多的减少桶身的入口处尺寸,方便使用者出入。
作为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桶身的外周边上设有水位标尺,这样便于使用者掌握浴桶中的水深。
作为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充气大圈内设有铃铛,这样在使用时桶身晃动的情况下能发出响声,能提升婴儿的乐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带环形圈的婴儿浴桶立体图;
图2是图1是A-A剖视图;
图3是图2的B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的C局部放大图。
各图中:
1为桶身;
2为立杆;
3为充气大圈;
4为充气小圈;
5为水位标尺;
6为杆套;
7为排水孔;
8为环形圈带;
9为桶底;
10为充气孔;
11为铃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带环形圈的婴儿浴桶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带环形圈的婴儿浴桶,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所示,包括浴桶本体以及浴桶本体上方的环形圈,所述浴桶本体由不透水柔性材料围成的桶身1和桶底9所构成,所述桶身1上设有可闭塞的排水孔7,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桶身1外周边上设有若干垂直竖立的杆套6,各杆套6中设有立杆2,所述环形圈包括环形直径大于桶身直径的充气大圈3和环形直径小于桶身直径的充气小圈4,所述充气大圈3和充气小圈4通过介设在其中间的环形圈带8所固联接,所述桶身1上方开口边与所述环形圈带8热粘合固联接。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充气大圈的环径S大于所述充气小圈的环径H,同时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桶身1的外周边上设有水位标尺5,所述充气大圈3内设有铃铛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道平,未经杨道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44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