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木吉他面音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4953.5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4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汪宏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宏齐 |
主分类号: | G10D3/00 | 分类号: | G10D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吉他 面音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吉他面音板,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木吉他面音板。
背景技术
木吉他通过琴身承受琴弦的震动并把它转换成为面音板的震动,而恰恰是面音板的震动产生了声音,面音板还是琴弦的声学均衡器,它可以增强某些音符,同时过滤掉另外一些音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能使面音板对震动做出快速的反应,面音板的重量必需要轻,同时,由于还承受着较大的拉力,面音板必须要有足够的韧性和强度。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实验,人们发现在木吉他面音板上安装支撑梁可以增强面音板的强度,同时又能减轻面音板的重量,再到后来,人们还发现支撑梁还能通过控制面音板的震动来影响音质。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木吉他面音板一般都是采用梯形支撑梁或者“X”形支撑梁,梯形支撑梁或“X”形支撑梁虽然能在减轻面音板重量的同时保证面音板的韧性和强度,但对音质的提高没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因此,有必要为人们提供一种改进的木吉他面音板,来提高木吉他的音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木吉他面音板,其能提高木吉他的音质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木吉他面音板,该面音板上设置有一“X”形支撑梁,所述面音板在“X”形支撑梁的一侧还设置有一扇形支撑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扇形支撑梁包括一个直梁和两个“V”形的分梁,两分梁分别位于直梁的两侧,且两分梁之间连接有一支撑板,直梁与该支撑板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分梁在直梁的两侧呈对称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面音板在“X”形支撑梁的另一侧进一步设置有一横梁与一“八”字形支撑梁,该“八”字形支撑梁的两条边穿过横梁向“X”形支撑梁的方向延伸,且两条边之间的宽度逐渐扩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面音板上具有一音孔,该音孔位于由横梁、“八”字形支撑梁、“X”形支撑梁所围合形成的区域内。
本实用新型所阐述的一种改进的木吉他面音板,其有益效果在于:本产品通过在面音板上增设一扇形支撑梁,能使木吉他弹出来的声音更具原木质音色,音量明显提高,声音的力量感更足,清晰度和各弦之间的分离度也得到显著提高,能满足人们对高音质的追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面音板 11、“X”形支撑梁
12、扇形支撑梁 121、直梁
122、分梁 123、支撑板
13、横梁 14、“八”字形支撑梁
15、音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改进的木吉他面音板,该面音板10上设置有一“X”形支撑梁11,用于提高面音板10的韧性和强度,所述面音板10在“X”形支撑梁11的一侧设置有一扇形支撑梁12,为进一步提高面音板10的承载力,保证面音板10的韧性和强度,面音板10在“X”形支撑梁11的另一侧还设置有一横梁13与一“八”字形支撑梁14,该“八”字形支撑梁14的两条边穿过横梁13向“X”形支撑梁11的方向延伸,且两条边之间的宽度逐渐扩大。并且,面音板10上还具有一音孔15,该音孔15位于由横梁13、“八”字形支撑梁14、“X”形支撑梁11所围合形成的区域内。
具体而言,所述扇形支撑梁12包括一个直梁121和两个“V”形的分梁122,两分梁122分别位于直梁121的两侧,呈对称分布,两分梁122可分别对应于木吉他的高音区、低音区,直梁可对应于木吉他的中音区,且两分梁122之间连接有一支撑板123,前述直梁121与该支撑板123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在面音板10上增设一扇形支撑梁12,木吉他弹出来的声音更具原木质音色,音量明显提高,声音的力量感更足,清晰度和各弦之间的分离度也得到显著提高,给本行业带来了一种新的面音板10标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宏齐,未经汪宏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49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