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控制器的硬件评估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5624.2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0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吴瑾;王宜怀;陈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李辰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器 硬件 评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系统智能化嵌入式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控制器的硬件评估板。
背景技术
自从1974年第一款微处理器芯片问世以来,嵌入式系统应用已经深入到军事、航空航天、通信、家电等各个领域。其中,MCU(Micro Control Unit,微控制器)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器件,MCU运行的准确度直接决定嵌入式系统的准确度,因此,在构建嵌入式系统之前,需要对MCU的各种功能进行测试,而在对MCU进行功能测试之前,首先要设计以MCU为主的硬件电路。
目前,在设计两个不同嵌入式系统中以同一个MCU为主的硬件电路时,设计人员往往是从基本电路一步步设计;或者选取一个以具有相同或相似MCU为主的硬件电路原理图,在上述硬件电路原理图上进行修改。但是,在类似的硬件电路原理图上进行修改,修改繁琐且容易出错。
从上述可以看出,目前急需一种微控制器的硬件评估板,简化以MCU为主的硬件电路板的设计过程,提高通用性、可移植性及可复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控制器的硬件评估板,以简化硬件电路板设计,提高通用性、可移植性及可复用性。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控制器的硬件评估板,包括:
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的硬件最小系统、串行通信接口电路、以太网通信接口电路、网络状态指示灯电路、小灯控制电路、按键接口、外部接口以及扩展板接口;
所述硬件最小系统包括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的电源电路、晶振电路、锁相回路PLL滤波电路、复位电路以及写入器接口电路。
优选的,所述硬件最小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的滤波电路。
优选的,所述写入器接口电路为后台调试模式BDM接口电路,所述BDM接口电路包括26脚BDM插座。
优选的,所述电源电路包括连接外部电源的LM2575-5.0芯片和与所述LM2575-5.0芯片连接的LM1085-3.3。
优选的,所述LM2575-5.0芯片连接单一的12VDC直流电。
优选的,所述晶振电路具体为25MHz的外部无源晶振电路。
优选的,所述硬件评估板还包括与所述串行通信接口电路相连,用于对所述串行通信接口电路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
优选的,所述以太网通信接口电路包括内置以太网隔离变压器的RJ45接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嵌入式硬件构件的设计思想设计硬件电路,该思想中的核心构件和中间构件的设计具体体现在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的详细设计上:所述硬件最小系统可作为核心构件,其在应用到具体的系统中时,不必作任何改动,因为具有相同MCU的嵌入式应用系统,其硬件最小系统相同;最小硬件系统之外的其他组成部分可作为中间构件,其在应用到具体的系统中时,仅需为需求接口添加接口网标,因为具有相同MCU的嵌入式应用系统,构件实体内部相同,但接口网标名称不同。因此,将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具有相同MCU的嵌入式应用系统时,仅需针对接口网标进行简单修改,而无需对具体的电路进行修改,简化了基于相同MCU的硬件电路板的设计过程,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件评估板具有通用性、可移植性及可复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控制器硬件评估板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硬件最小系统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电路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串行通信接口电路结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以太网通信接口电路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状态指示灯电路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小灯控制电路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扩展板接口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部接口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56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箱翻包机新型多段式控制装置
- 下一篇:光缆成缆机绞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