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动汽车的快速更换电池模块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5804.0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3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学;赵福地;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世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5/06 | 分类号: | B60S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动汽车 快速 更换 电池 模块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电动汽车的快速更换电池模块的装置。
(二)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以车载电源(蓄电池)为动力,一般在座位的下方。在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的蓄电池模块装卸不便,不利于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
(三)发明内容
鉴于目前还没有一种专门用于装卸电动汽车的蓄电池模块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专门用于装卸电动汽车的蓄电池模块的用于电动汽车的快速更换电池模块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电动汽车的快速更换电池模块的装置,包括输出端朝上的左升降机构和输出端朝上的右升降机构,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左升降机构的输出端和右升降机构的输出端。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杆由左侧杆、右侧杆、底杆组成并形成倒U形状。
进一步,还包括左固定夹和右固定夹,所述的左固定夹连接在所述底杆的左端,所述的右固定夹连接在所述底杆的右端。
进一步,所述左升降机构的输出端的顶端设有左支承块,所述右升降机构的输出端的顶端设有右支承块;
还包括竖直布置的第一直线滑轨、竖直布置的第二直线滑轨,所述的第一直线滑轨上滑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的第二直线滑轨上滑设有 第二滑块,所述的左支承块与所述的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的右支承块与所述的第二滑块连接;
所述的左侧杆与所述的左支承块连接,所述的右侧杆与所述的右支承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第一直线滑轨位于所述左升降机构的前侧,所述的第二直线滑轨位于所述右升降机构的前侧。
所述左侧杆的末端具有左外折部,所述右侧杆的末端具有右外折部,所述的左外折部支承在所述的左支承块上,所述的右外折部支承在所述的右支承块上。
所述的左固定夹及右固定夹均包括两侧耳,两侧耳之间通过弧形板连接,所述的弧形板开口向上嵌入所述的底杆上。
所述的左升降机构和右升降机构均为电动液压升降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左升降机构和右升降机构置于电池模块两侧、汽车大梁下方,电池模块若要顺利装卸,用于装置电池模块的电池模块框需绕其轴销顺时针旋转一个角度,使其尾部上翘露出,从而可将电池模块取出。左升降机构和右升降机构动作,带动支撑杆上升,从而通过支撑杆将电池模块框撑起从而使电池模块框绕其轴销顺时针旋转一个角度。
采用倒U形的支撑杆,由支撑杆的底杆进行支承,可增强支撑杆的承受力强度。在底杆上设左固定夹和右固定夹,在使用时先将左固定夹和右固定夹固定于电池模块框底部,在升举过程中更稳定。
因整个电池模块总重量较大(约400公斤),除了考虑到支撑杆的 强度、左右升降机构的最大载荷都要达到要求外,为了保证左右升降机构的使用寿命,还需保证左右升降机构始终在垂直方向受力,防止斜向受力,因此该机构辅助增加左支承块、右支承块、带第一滑块的第一直线滑轨、带第二滑块的第二直线滑轨,确保电池模块举升过程中,左右升降机构可在垂直方向正常工作,避免整个电池模块框翻转过程中产生的斜向作用力对左右升降机构的寿命造成致命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专门用于装卸电动汽车的蓄电池模块的快速更换电池模块的装置,便于对电动汽车的电池模块进行装卸,利于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用于电动汽车的快速更换电池模块的装置,包括输出端朝上的左升降机构1和输出端朝上的右升降机构2,还包括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左升降机构1的输出端和右升降机构2的输出端。本实施例中,左升降机构1和右升降机构2均采用电动液压升降机。当然左升降机构和右升降机构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如升降气缸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杆由左侧杆、右侧杆、底杆组成并形成倒U形状,增强支撑杆的承受力强度。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左固定夹4和右固定夹5,所述的左固定夹4连接在所述底杆的左端,所述的右 固定夹5连接在所述底杆的右端,便于采用左固定夹4和右固定夹5进行定位。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左固定夹4及右固定夹5均包括两侧耳,两侧耳之间通过弧形板连接,所述的弧形板开口向上嵌入所述的底杆上,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且左右固定夹的承接面积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世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世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58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