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本安型中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6499.7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4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程国群;熊超逸;王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沙鸥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36 | 分类号: | H04B3/36;H04B5/00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007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漏泄通信系统的双向中继放大器,特别涉及一种矿用本安型中继器,属通信机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地层对电磁波的吸收十分严重,地下无线通信的发展远远滞后于陆地、海上和空中的无线通信。直至上世纪 50 年代,国外才开始进行地下无线通信的尝试。历经了低频感应通信、中频载波通信、极低频无线通信等通信方式后 , 至 1956年,美国率先将漏泄通信应用于铁路隧道的移动通信。70年代至80年代漏泄通信在英国煤矿井下无线通信中得到实质性的应用和发展。由于漏泄通信具有话音清晰、抗干扰强、通信距离远,同时组建方便、造价不高等优点,因而在我国矿山通信领域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所谓漏泄通信,就是在需要实现无线通信的地下巷道中敷设一条射频同轴电缆(即漏泄电缆)。这种电缆以穿孔,开槽或疏编等方法,有规则地破坏电缆屏蔽层的完整性,使无线信号在其传输时既能沿轴向方向向远方传播,又能沿径向方向产生泄漏信号场强。当漏泄电缆接在无线通信机天线端口时 , 在电缆周围就会形成一个均匀连续的电磁场,其信号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通信可靠性高,也不存在通信盲区,接收电平稳定,不容易受到外来信号干扰。也即漏泄电缆起了天线的传输作用。利用巷道中铺设漏泄电缆,就可沿漏泄电缆进行移动无线双向通信。但由于电缆介质存在传输衰减,无线信号在漏泄电缆中不可能无限制传输,衰减到一定程度时将造成信号失真,因此会导致接收错误。为了能实现远距离的通信,必须进行信号的补偿放大来扩展通信距离;中继器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设计的。它能完成物理线路的连接,对衰减的信号进行放大,保持与原信号相同的功能。但传统的中继器没有故障自动断电保护的闭锁功能,也没有故障排除自动恢复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漏泄通信系统提供一种具有双向中继,信号相互隔离,对在漏泄电缆中传输的信号起补偿放大作用,完成信号的复制、调整和放大功能,以此来延长通信网络长度,并具有故障自动断电保护的闭锁功能和故障排除自动恢复功能的矿用本安型中继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该矿用本安型中继器由壳体、中继电路板、电路板防护壳体、固定板、芯线冷压端子、地线冷压端子、PIM22插塞接头、上盖、密封条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两端装有PIM22插塞接头,壳体内通过螺钉固定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装有电路板防护壳体,中继电路板装在电路板防护壳体的中部,固定板的两端装有芯线冷压端子和地线冷压端子,中继电路板上的输入输出线分别固定在芯线冷压端子和地线冷压端子上;壳体上装有上盖,壳体与上盖之间装有密封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矿用本安型中继器使用时串接在漏泄通信系统的漏泄电缆中,除了对漏泄电缆中传输的双向信号起补偿放大,完成信号的复制、调整和放大功能,以此来延长通信网络的长度外,还具有故障自动断电保护的闭锁和故障排除自动恢复的功能,避免了整个网络因个别中继器的短路或漏泄电缆短路,导致供电电源保护造成整个通信网络瘫痪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判断故障的位置,提高故障检修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矿用本安型中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矿用本安型中继器的A向示意图;
图3为矿用本安型中继器的原理框图;
图4、图5为矿用本安型中继器的中继电路板的电原理图。
图中:1、壳体,2、中继电路板,3、电路板防护壳体,4、固定板,5、芯线冷压端子,6、地线冷压端子,7、PIM22插塞接头,8、上盖,9、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该矿用本安型中继器由壳体1、中继电路板2、电路板防护壳体3、固定板4、芯线冷压端子5、地线冷压端子6、PIM22插塞接头7、上盖8、密封条9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两端装有PIM22插塞接头7,壳体1内通过螺钉固定装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上装有电路板防护壳体3,中继电路板2装在电路板防护壳体3的中部,固定板4的两端装有芯线冷压端子5和地线冷压端子6,中继电路板2上的输入输出线分别固定在芯线冷压端子5和地线冷压端子6上;壳体1上装有上盖8,壳体1与上盖8之间装有密封条9。
安装时先将中继电路板2装在电路板防护壳体3的中部,然后将装好的电路板防护壳体3安装在固定板4上,再将装好的固定板4用螺钉固定在壳体1中;再将中继电路板2上的输入输出线分别通过螺纹固定在芯线冷压端子5和地线冷压端子6上(参见附图1~2)。壳体1上装有煤安标牌、防爆标牌、铭牌等标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沙鸥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沙鸥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64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OFDM的混合型电力线载波通信装置
- 下一篇:多频段天线及其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