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细线支节的带线高通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6821.6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7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源;谭宜成;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赛纳赛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7 | 分类号: | H01P1/207;H01P1/209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细线 带线高通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波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利用带线和短路支节构成的高通滤波器。
背景技术
微波滤波器是微波电路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微波无源器件,其主要作用是用于信号的提取,分隔,抑制干扰。微波滤波器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无线通信、导航、遥测等。微波高通滤波器是一种允许高频信号通过,抑制低频信号的微波无源器件。由于在微波频率下的滤波器结构一般都具有周期性的频率响应,所以不存在理想的高通滤波器响应,通常在微波频段下的宽带带通滤波器可以用作高通滤波器,即赝高通滤波器。常见的高通滤波器有同轴结构,但是这种结构的高通滤波器要得到很高的截止频率,结构就必须很小,对加工精度要求很高,而且有集总元件,不适用于频率较高的情况。平行耦合线结构的带宽比较窄。四分之一波长微带耦合线结构简单,但是微带滤波器存在辐射损耗,插入损耗比较大。波导谐振腔和谐振膜片结构的传输零点很容易实现,因此很少的谐振腔就可以实现很高的带外抑制,因此这种滤波器体积小,结构紧凑,但是设计复杂,加工精度高,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简单、调试方便、结构紧凑、成本低的带线高通滤波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细线支节的带线高通滤波器,包括传输线、以及与传输线连接的至少两个短路支节,所述传输线主要由金属空腔、以及设置在金属空腔内部的内导体构成,所述短路支节主要由支节空腔、以及设置在支节空腔内部的支节内导体构成,且所述相邻的短路支节位于金属空腔的一侧或两侧;支节内导体的轴线垂直于内导体的轴线,支节内导体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内导体的横截面面积。这样可以增大短路支节特性阻抗与传输线特性阻抗之比,从而拓展滤波器的带宽。
所述相邻的短路支节位于金属空腔的一侧或两侧,这样的排布减小了滤波器占用的空间,可以有效地进行小型化设计。支节内导体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内导体的横截面面积,即上述支节内导体采用的是细线结构的导体材料,其材料便宜,可节约加工成本。
内导体为“S”形;内导体在垂直于内导体轴线方向的横截面形状和大小保持一致,金属空腔在垂直于内导体轴线方向的横截面形状和大小保持一致;支节内导体在垂直于支节内导体轴线方向的横截面形状和大小保持一致,支节空腔垂直于支节内导体轴线方向的横截面形状和大小保持一致。这样可以减小滤波器的体积,实现滤波器的小型化设计。
上述内导体的横截面、金属空腔的横截面、支节内导体的横截面、支节空腔的横截面均在各自的轴线方向上保持一致,可方便在加工生产时,方便铣切加工生产。
所有短路支节的轴线与传输线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这样的排布有利的减少滤波器占用的空间,有效的进行小型化设计。
内导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金属空腔的轴线平行于内导体的轴线方向,且金属空腔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内导体与金属空腔内壁绝缘。
支节内导体的轴线垂直于内导体的轴线方向,支节内导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支节空腔的轴线平行于支节内导体的轴线方向。
所述支节空腔设置有一开口端,开口端并与金属空腔连接;且所述支节内导体的一端与内导体连接,支节内导体远离内导体的一端与支节空腔内壁连接;所述支节内导体在平行于其轴线的方向上与支节空腔内壁绝缘。
还包括从支节空腔外贯穿伸入支节空腔内的调谐螺钉,调谐螺钉位于支节内导体正上方;且调谐螺钉延伸进支节空腔内的一端与支节内导体之间存在间隙,调谐螺钉伸入的长度从支节空腔外调节并固定。
还包括从金属空腔外伸入金属空腔内部的匹配螺钉A,匹配螺钉A置于内导体与支节内导体连接处,且位于内导体正上方;所述匹配螺钉A延伸进金属空腔内部的一端与内导体之间存在间隙,匹配螺钉A伸入的长度从金属空腔外调节并固定。
还包括从金属空腔外伸入金属空腔内部的匹配螺钉B,匹配螺钉B位于相邻两短路支节之间,且位于内导体正上方;所述匹配螺钉B延伸进金属空腔内部的一端与内导体之间存在间隙,匹配螺钉B伸入的长度从金属空腔外调节并固定。
短路支节沿平行于内导体轴线方向,等间距的排列在金属空腔的一侧或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赛纳赛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赛纳赛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68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可增加吸酸量的铅酸蓄电池的极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