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客车智能上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9484.6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3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纪红芳;张晓宏;陈治国;赵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纪红芳;张晓宏;陈治国;赵雷 |
主分类号: | B61C17/02 | 分类号: | B61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308 北京市门***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客车 智能 上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客车智能上水装置,属于智能上水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铁路车站和客车整备所的上水设备相对落后。普遍采用老式栓阀用上水软胶管与列车上水口连接,存在着上水软管堆置不美观、不卫生、水资源浪费严重、操作繁琐、工人劳动强度大等诸多问题。北方一到冬季胶管及地面容易结冰造成上水工作人员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铁路车站和客车整备所的上水设备相对落后。普遍采用老式栓阀用上水软胶管与列车上水口连接,存在着上水软管堆置不美观、不卫生、水资源浪费严重、操作繁琐、工人劳动强度大,北方一到冬季胶管及地面容易结冰造成上水工作人员安全隐患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铁路客车智能上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铁路客车智能上水装置,包括:两个法兰、轴套、轴、上水胶管、卷管器、导管器、行程开关、智能控制器、两位三通电磁阀、减速电机、离合器、上水接头、丝杠法兰、光杠、丝杠和机架,所述两个法兰固定在机架上,轴设置在两个法兰之间,轴套设置在轴上,卷管器与轴套固定连接,上水胶管缠绕在卷管器上,导管器设置在卷管器上部的机架内,行程开关固定在导管器的上部,智能控制器固定在机架内的顶部,三通电磁阀、减速电机和离合器均设置在机架内,智能控制器通过控制电缆与两位三通电磁阀、减速电机、离合器和行程开关相连接,上水胶管的进水端与电磁阀连接,出水端与上水接头相连接,丝杠法兰固定在机架上,丝杠与丝杠法兰旋接,光杠与丝杠平行的固定在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放置在地面或地下,具有上水软管自动回收、自动控制上水、自动停止上水、自动排空余水、接头自动脱落、上水状况自动记录等多项功能。解决了上水软管堆置不美观、不卫生、水资源浪费严重、操作繁琐、工人劳动强度大以及北方一到冬季胶管及地面容易结冰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铁路客车智能上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铁路客车智能上水装置,包括:两个法兰1、轴套2、轴3、上水胶管4、卷管器5、导管器6、行程开关7、智能控制器8、两位三通电磁阀9、减速电机10、离合器11、上水接头12、丝杠法兰13、光杠14、丝杠15和机架16,所述两个法兰1固定在机架16上,轴3设置在两个法兰1之间,轴套2设置在轴3上,卷管器5与轴套2固定连接,上水胶管4缠绕在卷管器5上,导管器6设置在卷管器5上部的机架16内,行程开关7固定在导管器6的上部,智能控制器8固定在机架16内的顶部,三通电磁阀9、减速电机10和离合器11均设置在机架16内,智能控制器8通过控制电缆与两位三通电磁阀9、减速电机10、离合器11和行程开关7相连接,上水胶管4的进水端与电磁阀连接,出水端与上水接头12相连接,丝杠法兰13固定在机架16上,丝杠15与丝杠法兰13旋接,光杠14与丝杠15平行的固定在机架16上。
所述减速电机10通过链条与卷管器5传动连接。
所述上水胶管4通过光杠14和丝杠15配合有序缠绕在卷管器5上。
工作原理:
①智能控制器8通过控制电缆与两位三通电磁阀9、减速电机10、离合器11、行程开关7连接。手动方式是通过智能控制器8的面板按键控制两位三通电磁阀9的开闭,控制减速电机10、离合器11的启停,完成上水、排空余水和卷管工作;自动方式是通过智能控制器8的程序设定控制两位三通电磁阀9的开闭,控制减速电机10、离合器11的启停,完成上水、排空余水和卷管工作;行程开关7通过发送限位信号给智能控制器8,停止减速电机10、离合器11工作,恢复待机状态。②减速电机10通过链条与卷管器5连接,启动时将上水胶管4,经过丝杠15、光杠14和导管器6有序缠绕在卷管器5上。③两位三通电磁阀9进水侧开启时,泄水侧关闭,进行上水工作;进水侧关闭时,泄水侧开启,完成余水排空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纪红芳;张晓宏;陈治国;赵雷,未经纪红芳;张晓宏;陈治国;赵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94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强型集装化钢支架
- 下一篇:一种机动车刹车防抱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