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陆两栖车轮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9554.8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1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谢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康林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244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陆 两栖 车轮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陆两栖车轮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水路交通工具和陆路交通工具大部分都是独立分开的,在水路和陆路之间环境转换的时候,人们都必须需要重新转换相应的交通工具,耗费时间和资源,给出行带来不便,因此,现代社会人们群众需要一种水陆两栖交通工具。虽然近年来已出现一些两栖交通工具,但它们的结构和操控都比较繁杂,造价也非常昂贵,根本难以普及使用,所以仍然无法满足人们群众的需求,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的,且易于生产加工的水陆两栖车轮。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陆两栖车轮机构,包括有安装在交通工具上的桨轮和舵轮;所述桨轮包括动力车轮、轮辐、轮轴和桨叶,所述轮轴设于动力车轮的轴心上,所述轮辐沿轮轴周向阵列排布在轮轴与动力车轮之间,且两端分别与轮轴与动力车轮连接固定,所述桨叶设于轮辐上,且伸向桨轮其中一侧的外端;
所述舵轮包括转向车轮、转向支撑架、转向轮轴和轮罩,所述转向车轮通过转向轮轴安装在转向支撑架的支撑脚上,同时所述轮罩罩设在转向车轮上,且两侧侧面后端向后延伸并逐渐靠拢,形成舵叶。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桨叶均伸向桨轮同一侧的外端,或者同时伸向桨轮两侧的外端,又或者等间隔且相互错位地伸向桨轮两侧的外端。
进一步地,所述桨叶通过螺钉、铆压或焊接等方式与轮辐连接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桨叶设计成靠近轮轴轴心偏窄,靠近车轮偏宽。
进一步地,本舵轮机构的轮罩前端向前延伸并绕至转向支撑架前方连接一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可实现水陆交通工具的动力和转向整合一体化,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生产难度小,方便普及大众化应用。只要在交通工具/载体具有浮力,在其上安装该车轮机构,并计算好水面线不完全淹没桨轮,即可让交通工具实现水路和陆路两用,不必配备两种不同的交通工具,也不需要像现有的两栖交通工具那样进行驾驶模式的切换,操作简单、方便;而且,桨轮是结合了车轮和船桨构造,比起螺旋桨,在水里行驶时有效避免杂物卷进桨里,使用更稳定,轮罩两侧侧面前端延伸至转向支撑架前方并连接一体,有效减少舵轮与水之间产生的阻力,行驶更顺畅,加上舵轮结合车轮和船舵的特征,在陆地行驶使转向车轮更稳定;另外,通过在现有交通工具车轮上稍作改动即可变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陆两栖车轮机构,改装工艺非常容易,更有利于实现普及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水陆两栖车轮机构的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桨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桨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水陆两栖车轮机构的舵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舵轮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舵轮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
1、桨轮,11、动力车轮,12、轮辐,13、轮轴,14、桨叶、2、舵轮,21、转向车轮,22、转向支撑架,23、转向轮轴,24、轮罩(舵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7中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康林,未经谢康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95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鲟鱼取卵台
- 下一篇:多功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