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应力恒位移线密封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9769.X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4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刚;侯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骅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3/20 | 分类号: | F16L23/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41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力 位移 密封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应力和密封件压缩位移量在一定范围内恒定的恒应力恒位移线密封组件,主要适合法兰面之间的密封,可应用于核工业、石化工业等对密封要求高的场所。
背景技术
传统密封技术是利用密封件的密封面与工件的端面以一定的密封比压压紧来保证密封的,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密封比压难以控制,如果密封比压过大密封件有可能被压溃,如果密封比压过小,又难以保证密封效果。对于一些含有放射性物质和有毒高危化学物品的密封场所,密封的首要要求就是达到危险物质的零泄漏。如核电设施反应堆大盖密封及石化的加氢裂化反应装置密封等密封场合,若密封效果达不到要求,放射性物质以及有毒的高危化学物品等会对现场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另外,在一些大尺寸的平面密封场所,对密封件的制作要求以及密封面的加工要求等都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密封件的密封比压难以控制、大尺寸密封场所和某些含有危险物质的密封场所对密封件以及密封效果的要求太高而导致传统的密封技术难以达标等问题,提供一种密封应力和密封件压缩位移量在一定范围内恒定的恒应力恒位移线密封组件,其密封效果更好、抵御工况压力和温度的波动能力更强。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恒应力恒位移线密封组件,包括法兰、设置在法兰面之间且与法兰面线接触的密封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线密封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密封环内侧和/或外侧的限位机构,且所述限位机构的厚度<密封环的厚度;所述密封环包括内部填充层、设置在内部填充层外表面的硬质金属层,以及设置在硬质金属层外表面的软质金属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环的内部填充层为可以为实心或空心,使得内部填充层的截面为圆形或圆环形;硬质金属层和软质金属层设置在内部填充层外时并不是将内部填充层的外表面完全包覆,而是留有开口,使得硬质金属层和软质金属层的截面呈字母“C”形。
优选地,所述内部填充层的材质为石墨或弹簧等高回弹性材料。
优选地,所述硬质金属层的材质选用高镍合金等高温强度、耐腐蚀性优良的高性能材料。
优选地,所述软质金属层是喷镀或通过其他方式在硬质金属层表面形成的银层或铜层,或者其它软质金属材料。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的厚度为所述密封环厚度的85%~95%,使得所述密封时密封环的最大压缩位移量限制为自身厚度的15%,有效防止密封环被压溃。当然,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限位机构的厚度,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密封环的压缩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机构是设置在法兰面上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宽度与所述密封环的宽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机构是与法兰面之间为面接触的金属环,且当金属环设置在密封环的内侧时,金属环的外壁与密封环的内壁相贴;当金属环设置在密封环的外侧时,金属环的内壁与密封环的外壁相贴。
优选地,所述金属环的材质可选用奥氏体不锈钢等耐腐蚀材料。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线密封组件的密封环具有很大的挠度,可弯折成任意弧形,适用于圆形和非圆形的任何密封场合,密封环的周长大小也可以自由选择(周长可达35米,圆直径可达10米以上),因此本实用新型线密封组件对于大尺寸密封非常适用。
2、本实用新型使密封安装法兰面与密封环之间配合呈环线接触来实现密封,能够有效地克服由于客观存在且无法消除的密封面缺陷所造成的密封不严。
3、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机构使得密封环与法兰面之间的密封应力在一定范围内恒定,密封环的压缩位移量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调整限位机构的厚度来预先设定,因此可有效防止密封环被压溃而失效。同时限位机构还可以起到“过载应力储备器”的作用,能够吸收密封场所由于压力、温度等工况条件改变所带来的过载密封应力等,以保障密封性能,使密封环抵御复杂工况条件波动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4、本实用新型线密封组件的密封性能优异,可适用温度范围在-200~750℃之间,耐压达50MPa,能够在有放射性、有毒或者高温密封环境中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骅机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骅机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97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管道连接装置
- 下一篇:利于真空系统抽速的波纹管与法兰精密焊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