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机自动吸取杯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1559.X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2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董樑;邱德潜;黄惠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32 | 分类号: | B30B15/3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312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吸取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机自动吸取杯机构。
背景技术
在压机加工完成的产品,产品取出完全依靠人工取出,容易造成产品不易取出,变形,坏口等缺陷,由于操作人离成型机太近(在机器大盘旁边),温度高,环境差,人工取出速度跟不上机器生产速度,机器生产效率低,人员易疲劳,不能长时间操作,每隔15分钟就要换人操作,休息,每台机每天共需6人。工作效率很低,严重影响了压机的产品取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机自动吸取杯机构,产品的取出完全依靠该机构取出,容易取出产品,减少变形、坏口等缺陷,彻底去除人工取出操作员,并且提高机器的运行速度和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压机自动吸取杯机构,包括有气缸体,气缸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进气上缸盖、进气下缸盖,气缸体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内固定穿过真空吸管,真空吸管的上端连接真空吸管接头,下端伸入到吸杯上,进气上缸盖上开设有进气口,进气下缸盖上开设有出气口,气缸体外侧设有导向杆,活塞杆的上端固定设有与导向杆相匹配的滑轮,活塞杆的前端固定设有缓冲弹簧压板,真空吸管下端滑动安装有压缩量调节块,缓冲弹簧压板与压缩量调节块之间垫设有套装于真空吸管外的缓冲弹簧。
所述的活塞杆与进气上缸盖、进气下缸盖之间分别设有上密封圈、下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进气口进入气缸体中,推动活塞杆内置真空吸管下行,同时将活塞杆下部的压缩空气由出气口排出,真空吸管下端与模具内的产品的里底部接触;此时由电磁阀打开真空管路,将真空吸管内部的空气抽走并保持真空,使产品紧紧的吸附在真空吸管的下口部;压缩空气从出气口进入气缸体中,推动活塞杆带动内置真空吸管上行,同时将真空吸管上部的压缩空气由进气口排出,真空吸管下口部带动模具内的产品上升,使产品与模具脱离。
本实用新型产品的取出完全依靠该机构取出,容易取出产品,减少变形、坏口等缺陷,彻底去除人工取出操作员,并且提高机器的运行速度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压机自动吸取杯机构,包括有气缸体1,气缸体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进气上缸盖2、进气下缸盖3,气缸体1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杆4,活塞杆4内固定穿过真空吸管5,真空吸管5的上端连接真空吸管接头6,下端伸入到吸杯7上,进气上缸盖2上开设有进气口8,进气下缸盖3上开设有出气口16,气缸体1外侧设有导向杆9,活塞杆4的上端固定设有与导向杆相匹配的滑轮10,活塞杆4的前端固定设有缓冲弹簧压板11,真空吸管5下端滑动安装有压缩量调节块12,缓冲弹簧压板与压缩量调节块之间垫设有套装于真空吸管外的缓冲弹簧13,活塞杆4与进气上缸盖2、进气下缸盖3之间分别设有上密封圈14、下密封圈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15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热收缩包装机
- 下一篇:LED支架产品成型用的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