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油式挖掘装载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1615.X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6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岳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立辉 |
主分类号: | E02F7/02 | 分类号: | E02F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87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挖掘 装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载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适应性强,装载效率高,应用领域光的挖掘式装载机械。
背景技术
在交通、水电、建筑、矿山等建设工程中,经常需要进行开挖作业,并将开挖出的土方、石料、矿石等装载到汽车上进行转移,通常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完成上述作业。目前的大型挖掘机具有较好的挖掘性及地面适应性,但装载过程中挖掘臂需要往复的回转,装载效率较低,并且功耗较大;而传统的装载机的装载效率较高,但大部分采用轮胎式的行走机构,对工地的地面环境要求较高,在较为复杂的工地无法进行作业;同时,有些采用电力驱动的挖掘式装载机,受电源及动力限制较大,适用性更为狭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装载效率高,工地环境适应性强的燃油式挖掘装载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燃油式挖掘装载机,以现有挖掘机为基础,包括履带式行走机构、回转机体以及挖掘机构,回转机体上设有操纵室及发动机组,其特征在于:回转机体上设有一个输送槽,输送槽的前端位于回转机体前下方,后端位于回转机体后上方,输送槽后端通过升降油缸控制高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其采用了传统挖掘机的燃油动力系统以及履带行走机构,能动性较好,对工地的地面情况要求低,能够适应恶劣环境下的施工;由于其具有输送槽,作业时只需将挖掘出的土方、石料、矿石等扒至输送槽内,输送槽将物料连续的传送至后方的车斗内,大大提高了装载效率,有效降低了能耗,并且作业中无需来回掉头,工作空间要求小,在一些狭隘的工地也可方便的进行作业。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履带式行走机构,2、挖掘机构,3、输送槽,4、发动机组,5、操纵室,6、回转机体,7、升降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以现有挖掘机为基础,包括履带式行走机构1、回转机体6以及挖掘机构2,回转机体6上设有操纵室5及发动机组4,挖掘机构2最大伸展长度为8m,挖斗容量1.5m3,发动机组4采用460挖掘机原装发动机组,即总功率245KW的涡轮增压4冲程6缸柴油发动机,并配备水冷、直喷式增压空气冷却器、带指示器的空气滤清器、进气加热器、旋风式预滤清器、发动机电关闭器,80A交流发电机;回转机体6上设有一个输送槽3,输送槽3的前端位于回转机体6前下方,后端位于回转机体6后上方,输送槽3后端通过升降油缸7控制高度。
其作业时,一个工作循环时间在8秒以内时,通过挖掘机构2在前方8m以内不断扒取物料进输送槽3进口内,输送槽3持续工作将物料运到运输车斗内,从而实现一个小时装车600m3的高速工作效率,同等燃料消耗时比普通挖掘机装载速度快1.5到2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立辉,未经岳立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16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载机动作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链刀式连续墙链轮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