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心杯马达用换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2318.7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6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倪圣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吉铼升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23/00 | 分类号: | H02K2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 马达 换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机,特别涉及一种空心杯马达用换向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心杯马达的换向器在生产工艺上基本上为点焊或锡焊来完成转子焊接的过程,但在此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换向器金属极片因点焊机压力不稳定,电流不一致或换向器的尺寸公差问题导致变形、张口等不良状况,有的或因锡焊过程中电络铁温度和焊锡丝的质量不一致,导致换向器本体烫伤变形等不良状况;而且现有电机轴与塑料本体的结合和极片与塑料本体的结合其结合力度都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焊接过程中不会使金属极片变形、张口和塑料本体烫伤且能加大结合力度的空心杯马达用换向器。
本实用新型的空心杯马达用换向器,包括塑料本体、极片和电机轴;塑料本体内设置有顶针孔;极片的头部平齐本体头部凹面加以包裹主体上端面,电机轴与塑料本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空心杯马达用换向器的一种改进,所述顶针孔为上小下大的锥形;为极片在焊接时承受下压的力,使极片不至于下沉变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空心杯马达用换向器的一种改进,所述电机轴和塑料本体连接处设有梯形槽。使本体塑料与轴体融为一体,增大电机轴的固持力度,保障电机轴与本体不分离,且利用模具的精密度保障同轴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空心杯马达用换向器的一种改进,所述极片下端面高于所述塑料本体主平面。用以增加焊接时的接触面积,同时缓冲点焊时的压力,使焊接更加牢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换向器极片的头部,采用本体为平头加以包裹极片端面的方法,加大极片与本体的结合力度,用包裹的方法保障焊接时的压力和温度不使极片变形,利用注塑模具的设计,提高极片的安装位置,即极片主平面高于本体平面,且在极片主平面上密布圆形点状花纹,用以增加焊接时的接触面积,同时缓冲点焊时的压力,使焊接更加牢靠,在塑料本体上将极片顶针孔采用上小下大的锥形,为极片在焊接时承受下压的力,使极片不至于下沉变形;在电机轴与塑料本体连接的头部开梯形槽口,使本体塑料与轴体融为一体,增大电机轴的固持力度,保障电机轴与本体不分离,且利用模具的精密度保障同轴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空心杯马达用换向器,包括塑料本体 1、极片3和电机轴2;塑料本体1内设置有顶针孔5,顶针孔5呈上小下大的锥形,为极片3在焊接时承受下压的力,使极片3不至于下沉变形;极片下端面6高于所述塑料本体1主平面,用以增加焊接时的接触面积,同时缓冲点焊时的压力,使焊接更加牢靠;极片的头部7平齐本体头部凹面加以包裹主体上端面,加大极片3与塑料本体1的结合力度,用包裹的方法保障焊接时的压力和温度不使极片3变形;电机轴2与塑料本体1连接处开有梯形槽4,使本体塑料与轴体融为一体,增大电机轴2的固持力度,保障电机轴2与塑料本体1不分离,且利用模具的精密度保障同轴度。
以上结构,不影响电机的性能,又能保障电机在生产过程中的工艺,且换向器的加工更为稳固,模具的设计和加工更能方便快捷,既节约了成本,又改善了工艺。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吉铼升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吉铼升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23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纳米级仿生旋转驱动装置
- 下一篇:双速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