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保温轻质钢筋混凝土及轻质砖组合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2911.1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5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刘锡军;刘启勇;刘凌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64 | 分类号: | E04B2/64;E04B1/78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 43108 | 代理人: | 宋向红 |
地址: | 4112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钢筋混凝土 轻质砖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承重自保温墙体的改进,是主要用于七层以下节能建筑的自密实保温轻质钢筋混凝土及轻质砖组合墙结构。
背景技术
轻质混凝土砖(加气粉煤灰砖等)砌体具有自重轻、保温隔热性能好、施工简易、造价低等优点,但由于抗拉、抗压、抗剪强度低,其砌体承载能力较低,墙体变形能力较差,尤其抗震性能较差。因此,目前主要用于混凝土框架结构填充墙,或者用于三至四层楼房墙体,对于六至七层建筑无法采用轻质混凝土砖砌体作为承重墙体而达到结构自保温的目的。
为了提高结构自保温房屋建筑高度和抗震性能,先后出现了砖砌体加普通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圈梁和保温砌体加普通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圈梁等结构形式,前者砌体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后者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且提高了结构抗震性能。但总的来说,由于其设计方法仍属于砌体结构,墙体承载力提高有限,普通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形成冷热桥也无法满足建造六至七层结构自保温建筑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七度震区抗震性能好,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六至七层自密实保温轻质钢筋混凝土及轻质砖组合墙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自密实保温轻质钢筋混凝土及轻质砖组合墙结构,是一种主要应用于六至七层楼房的承重自密实保温混凝土框架结构组合墙,其特点是:楼房的上面三层墙体采用自保温轻质混凝土砌体和构造柱及圈梁,其墙体结构为传统设计中的正常设置,砌体采用自保温轻质砖,构造柱和圈梁采用自密实保温轻质钢筋混凝土;楼房的上数三层以下墙体则采用弱框架结构,即两边墙上设置若干边柱,两边墙的中间设置若干中柱,边柱与中柱之间由横梁搭建成方格形结构;所述弱框架的各边柱、中柱及横梁采用自密实保温轻质钢筋混凝土构造,砌体采用自保温轻质砖;弱框架的柱与砌体均采用马牙槎结合,并设置拉结钢筋;弱框架与砌体共同作为受力的组合结构进行设计,柱子和横梁的截面宽度采用与墙体同厚度,横梁的高度根据柱距和荷载大小确定,弱框架配筋根据分担的承载力大小进行设计。
更具体地说,所述自密实保温轻质钢筋混凝土是由轻骨料即页岩陶粒、轻砂配置自密实轻质混凝土和保温砌筑砂浆;所述自保温轻质砖是加气粉煤灰砖。
本实用新型将普通抗震砌体结构变成轻质混凝土-砖组合结构,主要是利用轻质混凝土和轻质砖保温性能好的特点,将轻质混凝土柱和梁形成受力弱框架,弱框架柱与砌体均为马牙槎结合,并设置拉结钢筋,弱框架与砌体共同作为受力的组合结构进行设计,柱子截面宽度采用与墙体同厚度,梁的截面高度根据柱距和荷载大小确定,弱框架配筋根据分担的荷载大小进行设计。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比普通砌体结构具有自保温隔热性能好、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的特点;由轻质砖和自密实轻质混凝土梁柱组成整体约束砌体和弱框架,这样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可按弱框架和砌体的有效刚度比例分配给弱框架和砌体。
(2)同普通框架结构相比具有节约钢材、木材和水泥;施工简便,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且施工速度快,周期短;造价低、不需另作保温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弱框架竖向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数三层以下弱框架柱水平布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弱框架梁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弱框架边柱的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弱框架中柱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七层楼房的上面三层墙体采用自密实保温轻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3和圈梁2,砌体1采用自保温轻质砖即加气粉煤灰砖,其墙体结构为传统设计中的正常设置。结合图2,楼房的上数三层以下墙体则采用弱框架结构,即两边墙上设置了若干边柱4,两边墙的中间设置若干中柱5,边柱4与中柱5之间由横梁6搭建成方格形结构。弱框架的各边柱4、中柱5及横梁6采用自保温轻质钢筋混凝土构成,是由轻骨料(页岩陶粒、轻砂)配置自密实轻质混凝土和保温砌筑砂浆;砌体采用自保温轻质砖即加气粉煤灰砖。弱框架的柱与砌体均采用马牙槎结合,并设置拉结钢筋;弱框架与砌体共同作为受力的组合结构进行设计。参见图3、图4、图5,柱子和横梁的截面宽度采用与墙体同厚度,即均为240mm,横梁的高度根据柱距和荷载大小确定,如图3所示,其尺寸可在250-300 mm的范围内选定。弱框架配筋根据分担的承载力大小进行设计。
本实用新型根据房屋结构平面布置弱框架位置,根据结构荷载效应设计弱框架断面尺寸和配筋,验算轻质砌体承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29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嵌入式安装的滑移屋顶天窗
- 下一篇:一种粘弹性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