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或自动的多功能救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3286.2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4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辉 |
主分类号: | A62B99/00 | 分类号: | A62B9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自动 多功能 救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野外救援领域,尤其涉及手动或自动的多功能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在复杂的环境如水面、悬崖、深井等环境下的救援装置一般是大型设备,如水面上的救援一般是利用大型起吊设施将被救人员拉近船边;如悬崖边上救援所用的救援装置,一般采用飞机降落的方式,采用此方式会因为地形原因无法接近伤者;又如深井营救通常使用简陋的绳索,其安全系数较低;上述救援装置的缺点是只适合某一特殊现场的救援,通用性差,救援装置造价高,操作复杂,安全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施救装置的缺点,提供一种手动或自动的多功能救援装置,具有现场救援使用场所的通用性好,造价低,操作方便,安全性能好等优点,适用于野外快速救援。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手动或自动的多功能救援装置,包括一横向底板、竖向支撑机构、动力源、牵引装置及人员吊挂装置,竖向支撑机构连接于横向底板,横向底板的一端铰接平台,在横向底板的底部装置滚轮,竖向支撑机构连接顶架;牵引装置包括安装于横向底板上的卷扬机,牵引缆的一端与卷扬机连接,另一端通过顶架上的滑轮与人员吊挂装置连接;牵引装置与动力源连接。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竖向支撑机构包括与横向底板连接的钢套,于钢套内安装竖向支杆,竖向支杆上顺序装置顶架套筒、防滑套环,顶架套筒上连接牵引架,牵引架的两端与地之间以及防滑套环的两端与横向底板之间分别连接加固钢索;
所述牵引装置与手动动力源连接:卷扬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与手柄连接;
所述牵引装置与电动动力源连接:所述卷扬机的转轴通过传动装置与电机连接;
所述竖向支杆上装置有可视对讲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有电源时使用电动马达,在无电源的野外复杂环境时,可以通过手柄转动卷扬机工作,实现了手动及自动两用化的紧急救援,有效的节省救援时间;本实用新型使用场所的通用性好,结构简单及造价低,操作方便。并且本实用新型安装有可视对讲屏,使救援人员能第一时间了解现场情况并进行交流;人员吊挂装置可以将救援者或被救者下降和提升,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及牵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人员吊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横向底板16、竖向支撑机构、动力源、牵引装置及人员吊挂装置。
横向底板16的一端通过铰链14连接平台13,随现场情况需要可改变平台13与横向地板16间的角度,在不使用时可进行平台13的折叠,方便收起;在横向底板16的底部装置滚轮15。
竖向支撑机构包括与横向底板16连接的钢套12,于钢套12内安装竖向支杆10,竖向支杆10上顺序装置顶架套筒4、防滑套环6及可视对讲屏9;顶架套筒4上连接牵引架5,牵引架5的两端与牵引绳8的一端连接,牵引绳8的另一端缠绕地钉23,地钉23扎入地中或甲板中。竖向支杆10上的防滑套环6两端7与横向底板16之间借助钢索28及固定绳环24连接;在顶架套筒4的端头3还与顶架1连接,顶架1为三角形架,三角形架的顶边装置滑轮1-1。
牵引装置包括安装于横向底板16上的卷扬机22,牵引缆29的一端与卷扬机22连接,另一端通过顶架1上的滑轮1-1及挂钩2与人员吊挂装置连接;牵引装置与动力源连接。动力源包括手动动力源与电动动力源,手动动力源为卷扬机22的转轴21通过联轴器19与手柄18连接;电动动力源为卷扬机22的转轴21通过传动装置与电机26的转轴27连接。传动装置包括第一同步轮17、第二同步轮20及其连接的同步带25。
如图2所示,人员吊挂装置包括手拉吊环31-1、31-2,救生圈32-1、32-2,安全带34-1、34-2,33为将上下安全带34-1、34-2系于钢索30的扣件,膝部速粘固定带35-1、35-2,上下足蹬37-1、37-2,36为上下足蹬37-1、37-2的固定环,38为保护夹具。所配备的救生圈32-1、32-2能防止吊挂装置升降人员晃动,又可以防止人员与桥墩、山体的碰撞,还能使人员在水肿自然漂浮。图2所示人员吊挂装置分别用于救援人员和被救人员各一套,两套装置上下串联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辉,未经陈建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32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仰卧起坐健身器
- 下一篇:用于医用气体终端的维护阀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