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级厌氧缺氧好氧生物反应池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20103525.4 申请日: 2012-03-19
公开(公告)号: CN202492439U 公开(公告)日: 2012-10-17
发明(设计)人: 刘胜军;孔令勇;杨学;张继伟;黄宇;邹仲勋;石凤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分院
主分类号: C02F9/14 分类号: C02F9/14;C02F3/30
代理公司: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代理人: 杨红
地址: 300201 天津市***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多级 缺氧 生物 反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中生物池,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级厌氧缺氧好氧生物反应池。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法工艺,几乎全部基于生物的“厌氧、缺氧、好氧”生长代谢理论而实现的,即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在生物池内不同环境下,通过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作用下得以去除,实现净化水体的目的。

在传统A2O工艺基础上变形而来的多级缺氧好氧(MAO)工艺,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微生物的脱氮能力,适应目前城市污水低碳/氮比的特点,但其缺点是生物除磷的效果难以保障。在此基础上,专业技术人员开发出了多级厌氧缺氧好氧(MAAO)工艺,该工艺的特点是在同一生物系统中,即可实现多级缺氧好氧脱氮,又可实现多级厌氧缺氧反硝化除磷,在保留MAO工艺高效脱氮优势的同时,将污水中的有机物以“一碳两用”的方式实现高效除磷。

MAAO工艺要求,除了常规工艺需要满足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运行管理的便捷外,在工艺流程具体实施上,又对水量分配和流向切换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按照常规生物反应池的水流设计理念,为实现上述目的,势必增加大量的连接管路或水力设备,建设投资或运行费用难以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级厌氧缺氧好氧生物反应池,目的是符合多级厌氧缺氧好氧(MAAO)活性污泥法工艺,即可以严格执行MAAO工艺流程,又能满足建设投资小、运行成本低的施工要求,通过合理的功能区布置与流量分配方式,实现MAAO工艺的目标。即,在同一生物反应池中,存在可调的“缺氧-好氧-缺氧-好氧......”多级高效脱氮过程和“厌氧-缺氧-厌氧-缺氧......”多级反硝化除磷过程,并可根据水质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流量分配调控,调整主要工艺路线流量比,实现强化除磷或强化脱氮的工艺要求。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级厌氧缺氧好氧生物反应池,包括一个厌氧池、一个缺氧池和一个好氧池依次按照厌氧-缺氧-好氧顺序排列并相互连通的单级厌氧缺氧好氧生物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级厌氧缺氧好氧生物反应池沿水流方向连接构成M级厌氧缺氧好氧生物反应池,所述第1至(M-1)级的好氧池首端分别设有缺氧导流口,所述缺氧导流口上设有分流调节装置;所述本级缺氧池的尾端通过缺氧导流口与本级好氧池首端连通,所述本级缺氧池的尾端又通过设置在本级好氧池侧边的缺氧过渡渠与下级厌氧池首端连通;所述第1至(M-1)级的好氧池尾端分别设有好氧过渡渠,第1至(M-1)级的厌氧池尾端分别设有厌氧导流口,所述本级好氧池尾端通过好氧过渡渠与下级缺氧池首端相连,所述第1至(M-1)级的厌氧池尾端通过厌氧导流口与该级缺氧池首端相连。

所述M级厌氧缺氧好氧生物反应池的级数M≥2。

所述第M级厌氧缺氧好氧生物反应池中的好氧池首端设置缺氧导流口,所述本级的缺氧池通过缺氧导流口与好氧池连通,所述好氧池尾端通过出水堰与出水口连通。

所述多级厌氧缺氧好氧生物反应池的一侧池壁设置进水渠,进水渠设置配水口,多级厌氧缺氧好氧生物反应池的另一侧和上侧设有回流污泥渠,回流污泥渠设有配泥口,所述配水口数量与单级厌氧缺氧好氧生物反应池的组合级数M相同,并与各级厌氧池首端对应;配泥口数量为两个,分别与第一级厌氧缺氧好氧生物反应池的厌氧池和缺氧池的首端对应。所述多级厌氧缺氧好氧生物反应池的池长等于M级厌氧缺氧好氧生物反应池宽度之和,池宽与各级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的长度相等。

有益效果:严格执行MAAO工艺流程理念,通过各级分流调节装置,调节进入厌氧池与好氧池的流量比例,实现“缺氧-好氧-缺氧-好氧......”多级高效脱氮和“厌氧-缺氧-厌氧-缺氧......”多级反硝化除磷两种不同强化效果的工艺模式。该生物反应池工艺流程顺畅,功能分区科学合理,各级流量分配过渡路线明确,调节方便,水力损失小,无内回流设备,通过多级配水,提高污泥浓度,充分节省碳源,实现“一碳两用”,降低运行成本。采用无内回流技术,通过调节各级流量比值实现强化除磷与强化脱氮的控制目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模型关系图;

图3是TN进出水曲线图;

图4是TP进出水曲线图。

图中:1进水渠,2缺氧过渡渠,3AAO组合,4配水口,5分流调节装置,6缺氧导流口,7池壁,8回流污泥渠,9配泥口,10好氧过渡渠,11厌氧池,12缺氧池,13好氧池,14隔墙,15厌氧导流口,16出水堰。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分院,未经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35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