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层式二维触摸传感器及触控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3621.9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0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邓耿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层式 二维 触摸 传感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层式二维触摸传感器及触控终端。
背景技术
传统的触摸面板通常需要多层导电材料结构(如ITO),有些虽然只用一层ITO,但却需要在X方向-Y方向交叉点处增加跳线以形成X、Y两个维度相互交叉的网络,如图1所示,传感器100包括一基板110,在基板110上布设有若干行驱动电极单元120和若干列感应电极单元130,每行驱动电极单元120包括多个驱动电极122,相邻的驱动电极122通过连接线124连接,每列感应电极单元130包括多个感应电极132,相邻的感应电极122通过跳线134连接,跳线134位于连接线124的上方,驱动电极单元120和感应电极单元130通过走线140引出,然后和柔性印刷电路板绑定。设计跳线结构需要在连接线124的位置首先布设一绝缘层,然后再在绝缘层上布设由导电材料形成的跳线134,跳线134的放大结构如图1中的G部分所示,这种布线非常复杂,对工艺精度要求较高。
而有些方案虽然单层导电材料结构且无需跳线,如图2所示,包括左侧的7个触摸感应区域Y00-Y07和右侧的7个触摸感应区域Y10-Y17,每一个触摸感应区域都需要对应一检测通道,却不支持互电容的检测方式,以致由于检测通道数量所限而无法做到真实多点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单层式二维触摸传感器,旨在通过单层结构互电容检测方式的触摸传感器设计解决单层结构不易走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层式二维触摸传感器,包括一基板和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基板上布设有形成电容结构的若干第一电极和若干第二电极,所述若干第一电极沿第一方向平行排列,在每两个相邻的第一电极之间有一组沿第二方向依次首尾相啮合排列的第二电极,且啮合位置有间隙,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在各组第二电极中,所有第二电极的走线直接引出至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相同次序的第二电极走线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上短接成一个节点。
进一步地,相邻的第一电极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极的走线与第一电极平行且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电极之间。
进一步地,在每组第二电极中,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二电极的走线与第一电极不相邻,就近穿过位于边缘的第二电极引出。
进一步地,每个第二电极在啮合部位处呈锯齿形,同一个第二电极两端锯齿形分叉的开口处间距不超过5mm。
进一步地,所述啮合开口处间距为1mm-3mm。
进一步地,每个第二电极在啮合部位处呈锯齿形,锯齿形的分叉的间距在1mm-3mm之间。
进一步地,在相邻两个第二电极在啮合区域的面积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为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绑定点沿第一方向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单层式二维触摸传感器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小于沿第二方向的长度,所述第一电极的数量大于每组中第二电极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终端,包括一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为如上所述的单层式二维触摸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层式二维触摸传感器属于互电容结构,支持多点触控检测,提高了检测精度,而且在基板上无需跳线,直接将需要跳线的电极引出至柔性印刷线路板上短接,使布线得到简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工艺条件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使用跳线方式走线的单层式二维触摸传感器的布线图;
图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不支持互电容检测方式的单层式二维触摸传感器的布线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单层式二维触摸传感器的布线示意图;
图4、5、6、7、8分别是图3中A部分、B部分、C部分、D部分、E部分的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单层式二维触摸传感器的布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36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电池过放电保护器
- 下一篇:一种漆包组合换位半硬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