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壁陶瓷管抛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4169.8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2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励忠;张淘;宋志坤;鲍陪伟;胡晓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29/08 | 分类号: | B24B29/08;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陶瓷 抛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管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薄壁陶瓷管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壁厚1mm左右的陶瓷管,因壁厚较薄、材料脆而易碎,抛光时常常会因局部受载较大而碎裂;当管狭长或管径较大,夹持不均时局部载荷较大也易使管子破碎。对于薄壁陶瓷管的抛光,现在多采用人工进行抛光,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其次,人工操作时抛光量难以精确控制,抛光质量不稳定且精度较差;再者,抛光过程中,抛光粉末飞扬,粉尘易进入人体呼吸道和皮肤,且噪音较大,生产环境恶劣,危害人体健康,人工生产成本较高。对于外表面要求光滑的陶瓷管,只有采用内部支撑才能实现外表面的完全抛光,若采用软支撑,如采用砂子作为内部支撑,支撑强度较差,装卸料不方便,费工费时;若采用硬支撑,只能进行局部支撑,势必会造成夹持受力不均而易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抛光时能够对薄壁陶瓷管进行更好的夹持,生产效率高、产品精度高、质量稳定、人工成本低的薄壁陶瓷管抛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薄壁陶瓷管抛光装置,包括均由控制系统控制的工作台、依次设于工作台周围的取件机械手、浇注装置、用于给陶瓷管进行抛光的抛光装置和中频感应加热线圈,所述的工作台的中心轴由第一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的第一电机与所述的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的工作台上沿周向对称设有竖直设置有三根心轴,每根心轴的下方仅安装有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且驱动心轴转动的电机,所述的取件机械手可转动连接于第一机架上;浇注时,所述的浇注装置的浇注口置于心轴的正上方;所述的抛光装置包括抛光头和带动抛光头上、下运动的第一升降机构;加热时,所述的中频感应加热线圈套合于心轴的外部,所述的中频感应加热线圈的一端安装有用于驱动中频感应加热线圈上、下运动的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的中频感应加热线圈的电源开关与所述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化控制,大大节省了人力,提升效率,精度较高;且采用低温合金(50°~80°熔点)作为填充介质,固定支撑薄壁陶瓷管,克服普通填充物局部受力不均的缺点,又结合中频加热的集肤效应,快速熔化低温合金去除填充物,加工成品率高,抛光质量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升降机构由设置在第三机架的导轨上部的第一气缸和与所述的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且与所述的第三机架的导轨滑配合的第一滑块组成,所述的抛光头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升降机构由设置在第四机架的导轨上部的第二气缸和与所述的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且与所述的第四机架的导轨滑配合的第二滑块组成,所述的中频感应加热线圈的一端通过横向设置的安装臂与所述的第二滑块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浇注装置可转动连接于第二机架上,所述的第二机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浇注装置转动电机。这样,在浇注低温合金完成后,控制系统可以控制电机旋转一定的角度将浇注装置撤出,不影响下一次取件。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薄壁陶瓷管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工作台、2取件机械手、3浇注口、4第一气缸、5第三机架的导轨、6抛光头、7第二气缸、8第四机架的导轨、9第二滑块、10心轴、11第一机架、12中频感应加热线圈、13陶瓷管、14第一滑块、15第二机架、16第一电机、17安装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薄壁陶瓷管抛光装置,包括均由控制系统控制的工作台1、依次设于工作台1周围的取件机械手2、浇注装置、用于给陶瓷管进行抛光的抛光装置和中频感应加热线圈12,所述的工作台1的中心轴由第一电机16驱动转动,所述的第一电机16与所述的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的工作台1上沿周向对称设有竖直设置有三根心轴10,每根心轴10的下方仅安装有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且驱动心轴10转动的电机,所述的取件机械手2可转动连接于第一机架11上;浇注时,所述的浇注装置的浇注口3置于心轴的10正上方;所述的抛光装置包括抛光头6和带动抛光头6上、下运动的第一升降机构;加热时,所述的中频感应加热线圈12套合于心轴10的外部,所述的中频感应加热线圈12的一端安装有用于驱动中频感应加热线圈12上、下运动的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的中频感应加热线圈12的电源开关与所述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中频感应加热线圈的加热温度为高于低温合金的熔点温度5~10℃,以保证低温合金完全熔化并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41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火砖压制专用模具
- 下一篇:用于粉末冶金产品的去飞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