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度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4206.5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3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朝;李军阳;龙占勇;刘亚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大族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2 | 分类号: | G05D23/22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 44266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温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温度控制系统一般采用单条回路控制温度,若采用多条回路控制温度时,无法将各个回路进行整合,并且整合后,容易出现下述问题:
1、可靠性较低,触发板为自己搭接,焊点易松动,元器件裸露;
2、控制精度差,只能采用模拟量控制;
3、设备维修时不方便,外部连线太多,很难查出故障,无自诊断功能;
4、抗干扰性比较差,易受外界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可靠性底、控制精度低且抗干扰性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功耗低、稳定性高、抗干扰性好且能提高温度控制精度的温度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温度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上位机和PLC,所述PLC通过总线分别与多个温控仪连接,多个温控仪通过功率控制器分别与多段炉丝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所述PLC将所述上位机所输入的预设目标温度值发送至所述温控仪,并通过所述温控仪比较所述预设目标温度值与电热偶所检测的当前温度值,以控制所述功率控制器的输出,从而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中,所述功率控制器为晶闸管功率控制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中,所述晶闸管功率控制器具体包括用 于发送触发脉冲信号的触发电路、以及分别与所述触发电路连接的用于根据所述触发脉冲信号控制调压输出的晶闸管主电路、用于采样电网过零信号的同步信号电路、用于控制晶闸管脉冲数的门限控制信号电路和用于控制晶闸管通断的保护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中,所述上位机为触摸屏。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中,所述电热偶包括内电偶和外电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中,所述总线为CAN总线、RS485总线或网络总线。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中,所述温控仪的数量为5个。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PLC将上位机所输入的预设目标温度值发送至温控仪,并通过温控仪比较预设目标温度值与电热偶所检测的当前温度值,以控制功率控制器的输出,从而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该技术方案功耗低、稳定性高、抗干扰性好且提高了温度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晶闸管功率控制器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上位机1和PLC2(Programma 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PLC2通过总线分别与多个温控仪连接,例如温控仪31、温控仪32…温控仪3N,N为自然数,多个温控仪通过功率控制器4分别与多段炉丝一一对应连接,例如炉丝51、炉丝52…炉丝5N,N为自然数。N的值 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自行设定,在本实施例中,N为5。应当说明的是,所述上位机1为触摸屏,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上位机1可为工控机或工作站等等。
优选地,所述电热偶包括内电偶和外电偶。
优选地,所述总线为CAN总线、RS485总线或网络总线。
优选地,所述功率控制器4为晶闸管功率控制器。请结合参阅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晶闸管功率控制器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晶闸管功率控制器具体包括触发电路、以及分别与所述触发电路连接的晶闸管主电路、同步信号电路、门限控制信号电路和保护电路,下面简述各个部分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大族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大族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42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