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探雷鞋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4270.3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1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赵学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学利 |
主分类号: | F41H11/136 | 分类号: | F41H1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韩富强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探雷鞋。
背景技术
地雷凭借其独特的威力和低廉的造价,倍受各国军队“青睐”,被广泛运用于战争。然而,一旦战争结束,这一战时有效的防御武器,即刻成为和平生活的大敌,成为人类的灾星。据统计,在过去15年里,人类死于地雷的人数超过100万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越南进行了长达12年之久的边境作战和对峙。此间,双方为阻止对方进攻、渗透、偷袭,稳定防御态势,分别在防御阵地前沿、接合部、易穿插的地域内,布设了大量地雷。1350公里边防线上,大大小小雷场共计161片。大到几平方千米,小则几百平方米,分布在云南7个县境内27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
除地雷外,各类爆炸物,还有双方军队遗弃的大量锈蚀弹约及其他易燃易爆品。这些地雷给我国边疆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生命威胁。虽然近年来,国家投入很大精力扫雷,消除了大部分雷区隐患,仍然时常发生触雷惨剧。
边民、边防军警在这些曾经的雷区穿行时,不可能总是拿着探雷器,迫切需要一种携带方便,使用方便的探雷用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填补现有技术的上述空白,提供一种探雷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探雷鞋包括左鞋体、右鞋体和金属探测器,该金属探测器包括电源、智能微控制器、高频振荡器、振荡检测器、功率放大器和报警装置,所述高频振荡器包括两个探测线圈,左、右鞋体下方分别设有环形管架,两个探测线圈分别设置在左、右鞋体的环形管架内。
如此设计,人们在通过有触雷风险的区域时,穿上本探雷鞋,脚落地,稍作延迟,确认金属探测器无报警时,脚再落地,行进速度虽然平常行走时要慢一些,但更加安全。
作为优化,所述环形管架内侧边平直,外侧边呈半圆弧形。如此设计,行走方便,探测区域大。
作为优化,所述环形管架上设有横梁,左、右鞋体分别固定在相应环形管架的横梁上,并可拆卸。如此设计,拆下环形管架,本探雷鞋与普通鞋无差别,适合在安全区域正常行走。
作为优化,所述金属探测器共有一个,两个探测线圈并联接入该金属探测器中。如此设计,结构简单。
作为优化,所述金属探测器共有两个,两个探测线圈分别接入两个金属探测器中。如此设计,两套金属探测器,可以分别对同一区域进行探雷,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探雷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广泛适用考古、金属搜寻、军事等领域,更是边民、军警的常备探雷器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探雷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探雷鞋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只示出左鞋);
图2是本探雷鞋实施方式一的电路线框图。
图中:1为左鞋体、2为探测线圈、3为环形管架、4为横梁、5为盒体外壳、6为连线(连接盒体外壳和环形管架,当然必要时也可以采用无线连接,略)、7为蜂鸣器、8为发光二极管、9为用来固定连线的粘扣带(俗称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本探雷鞋包括左鞋体1、右鞋体(图中未示出)和金属探测器,该金属探测器包括电源、智能微控制器、高频振荡器、振荡检测器、功率放大器和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振荡器包括两个探测线圈2,左鞋体1、右鞋体下方分别设有环形管架3,两个探测线圈2分别设置在左鞋体1、右鞋体的环形管架3内。所述报警装置为含有蜂鸣器7、发光二极管8的声光报警装置(当然也可以只采用闪光报警或只采用蜂鸣报警,略)。
所述环形管架3内侧边平直,外侧边呈半圆弧形。所述环形管架3上设有横梁4,左鞋体1、右鞋体分别固定在相应环形管架3的横梁4上,并可拆卸。
如图2所示,金属探测器包括电源、智能微控制器、高频振荡器、振荡检测器、功率放大器和报警模块,高频振荡器、振荡检测器和功率放大器分别与智能微控制器相连,高频振荡器还与振荡检测器相连,报警装置与功率放大器相连。所述金属探测器共有一个,两个探测线圈2并联接入该金属探测器中。
实施方式二:所述金属探测器共有两个,两个探测线圈2分别接入两个金属探测器中,其余部件和结构如实施方式一所示,图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学利,未经赵学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42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笔套
- 下一篇:一种钻杆轴向锁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