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机车用电流互感器的绝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4954.3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3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耿光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泰莱电力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30 | 分类号: | H01F38/30;H01F27/32;G01R15/18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孙春玲 |
地址: | 3003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机车 用电 互感器 绝缘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系统高压测量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机车用电流互感器的绝缘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力机车用电流互感器,装于电力机车顶部,是高压进入车内的唯一通道,同时与过流继电器配合,作为电力机车主电路的原边过流保护,其可靠性关系到电力机车的运行安全。
传统的电流互感器的绝缘结构为浇注体端安装绝缘套管,所述套管为绝缘瓷套,这种结构在遇到污秽或潮湿天气时,易发生闪络炸裂,造成牵引供电变电所跳闸,甚至烧断接触网导线,从而造成中断线路运输等事故,影响铁路正常运输的秩序。
而且,由于采用瓷质套管结构,导致与之匹配的电流互感器结构复杂,尺寸过大,这些因素的影响致使产品整体的体积和重量庞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靠、体积小的电力机车用电流互感器的绝缘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力机车用电流互感器的绝缘结构,包括浇注体和穿过浇注体中部的套管,所述浇注体内包封二次绕组,其上穿过套管的上端面上通过螺栓固定中心设有圆孔外部呈伞裙状的环形盖帽;所述套管的顶端固定连接一次导电体;所述套管为电容式复合硅橡胶绝缘穿墙套管,其绝缘层内中间设有若干中间电屏,每两个电屏及其中间的绝缘组成一个电容器,与一次绕组最接近的电屏和一次导电体电气连接,与二次绕组最接近的电屏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浇注体为环氧树脂浇注体。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的外部等距分布大小间隔的伞裙,从而具有更大的表面爬电距离,还加强户外运行情况下的绝缘水平。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由于采用电容式复合硅橡胶绝缘穿墙套管,与之匹配的电流互感器的铁心的径向尺寸大大减小,从而有效减小了产品整体的体积和重量;采用简单、可靠的环氧树脂浇注整体密封结构,消除了产品可能渗漏和受潮的隐患,绝缘可靠,免维护;电容型绝缘结构:串联电容器各电屏表面场强的差别将随着电屏数的增加进一步缩小,绝缘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浇注体 2、套管 3、一次导电体
4、伞裙 5、盖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是:
一种电力机车用电流互感器的绝缘结构,包括环氧树脂浇注体1和穿过浇注体1中部的套管2;所述浇注体1内包封二次绕组,其上穿过套管2的上端面上通过螺栓固定中心设有圆孔外部呈伞裙状的环形盖帽5;所述套管2的顶端固定连接一次导电体3,所述套管2为电容式复合硅橡胶绝缘穿墙套管,其绝缘层内中间设有若干中间电屏,每两个电屏及其中间的绝缘组成一个电容器,与一次绕组最接近的电屏和一次导电体3电气连接,与二次绕组最接近的电屏接地;所述套管2的外部等距分布大小间隔的伞裙4。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首先,在需要安装电流互感器的电力机车的车顶部打开一个圆形的安装孔,将此电流互感器的安装部位对准上述安装孔,圆环形盖帽5正好盖在电力机车的顶部,密封固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泰莱电力设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泰莱电力设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49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绕线机夹持座
- 下一篇:0.5-5W非晶单相电子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