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B超检查手指末端血管专用的手指固定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5379.9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7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夏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东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A61B8/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潘志龙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查 手指 末端 血管 专用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声探头固定支架,特别是公开一种B超检查手指末端血管专用的手指固定支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的血管超声检查主要是要求患者以自身的体位来配合操作医生用超声探头来检查的,很少借用固定支具。一般来说,尽管常规周围血管超声检查依照患者自身的体位配合基本上可以满足检查需求,但是当检测一些特殊部位(比如手指、脚趾等)的血管超声时,仅靠患者变换体位也不能获得理想的超声图像。以B超检查手指末梢血管为例,以往的检查方法是让患者的手掌心向上,操作者持血管超声探头置于被检测手指的指腹之上,然而由于操作者经验不同,很难获得适合医学诊断需求的图像,原因在于因指腹受超声探头压迫后,细小血管的血流受阻,就无法准确获取末梢动脉血流的诊断用参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可以保证在拇指指腹持续不受压的情况下完成末梢动脉血流参数的测量,从而获得更为准确的临床数据资料的B超检查手指末端血管专用的手指固定支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B超检查手指末端血管专用的手指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表面主要呈弧形的前臂托架,所述前臂托架的前上方设有一凸起,所述凸起与前臂托架前端的一侧形成拇指凹槽,所述前臂托架靠近拇指凹槽的一侧的侧面设有超声探头固定架。
所述超声探头固定架主要由固定环和升降杆构成,所述升降杆通过设于前臂托架一侧侧面的滑槽与所述前臂托架相连。
所述固定环与升降杆通过可旋转的方式相连。
所述升降杆上设有定位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前臂托架、其上的凸起和超声探头固定架的共同作用下,受检者的手指及超声探头位置相对固定,明显提高了检查操作的可重复性以及图像的稳定性,甚至连超声医学的初学者也能很好地完成超声检查操作并获得较为理想的超声图像。更为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受检者在拇指指腹持续不受压的情况下完成末梢动脉血流参数的测量,从而获得更为准确的临床数据资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臂托架;2、凸起;3、拇指凹槽;4、超声探头固定架;5、固定环;6、升降杆;7、滑槽;8、定位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表面主要呈弧形的前臂托架1,所述前臂托架1的前上方设有一凸起2,所述凸起2与前臂托架1前端的一侧形成拇指凹槽3,所述前臂托架1靠近拇指凹槽3的一侧的侧面设有超声探头固定架4。所述拇指凹槽3的宽度(即从凸起2靠近超声探头固定架4的一侧起至前臂托架1边缘的距离)小于人体拇指的长度。所述超声探头固定架4主要由带缺口的固定环5和升降杆6构成,所述升降杆6通过设于前臂托架1一侧侧面的滑槽7与所述前臂托架1相连。所述固定环5与升降杆6通过可旋转的方式相连。所述升降杆6上设有定位螺母8。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检查者将上肢前臂平放于前臂托架1上,将手掌大鱼际及拇指置于拇指凹槽3内,掌心向下,拇指指腹正好伸出前臂托架1的边缘,固定并悬空位于超声探头固定架4的上方,以便于超声检查;同时超声探头被固定在拇指下方的固定环5上,通过滑槽7、升降杆6来调整超声探头固定架4的上下位置,然后通过定位螺母8固定超声探头固定架4的上下位置,并转动固定环5,使得超声探头贴紧于受检者的拇指指腹下方,但又不对手指施加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东方医院,未经上海市东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53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医疗设备用超声探头
- 下一篇:一种信号接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