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轿顶反绳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5433.X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2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中兰通电梯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0 | 分类号: | B66B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轿顶反绳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绳用转轮,尤其是一种电梯轿顶反绳轮结构。
背景技术
反绳轮是一种应用在电梯上的一种动滑轮,通常设置在轿厢架和对重框架上部的动滑轮。根据需要曳引绳绕过反绳轮可以构成不同的曳引比。
现有电梯轿顶反绳轮结构如图1所示,该现有的电梯轿顶反绳轮结构包括反绳轮1’、 两块相互平行夹板2’与夹板垂直设置的支架3’、固定件4’及护板5’;其中两块相互平行夹板2’上设有通孔,且该夹板2’通孔下方设有支架3’,反绳轮1’设于两块相互平行夹板2’之间,且该夹板2’上的通孔与反绳轮1’的圆心配合连接,护板5’固定于支架3’一端并设于反绳轮1’上方,该固定件4’设于两块相互平行夹板2’之间且位于反绳轮1’上方,该固定件4’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固定板41’及设于两块固定板之间的弹簧42’,且该固定件4’呈“工”字形。
以上所述技术方案反绳轮1’设置护板5’的方式仅限垂直轿厢横向方向,不能达到360度无限制旋转,固定件4’设于两块相互平行夹板2’之间使得电梯轿顶反绳轮结构减震效果不佳,致使该电梯轿顶反绳轮结构使用寿命大大减少,安装麻烦,且应用范围缩小,成本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组装方便、可360度无限旋转以满足主机摆放角度、减震效果较好、使用范围增大、成本较低的电梯轿顶反绳轮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梯轿顶反绳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反绳轮,两块相互平行夹板及固定件;所述的反绳轮设于两块平行夹板之间,所述的固定件与两块平行夹板连接,且该固定件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固定板及设于两块相互平行固定板之间的弹簧,所述的固定板与夹板垂直设置。
进一步,所述的夹板上设有通孔,且该夹板上的通孔与反绳轮的圆心配合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组装方便、可360度无限旋转以满足主机摆放角度、减震效果较好、使用范围增大、成本较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电梯轿顶反绳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2所示,一种电梯轿顶反绳轮结构,其包括反绳轮1,两块相互平行夹板2及固定件3;
反绳轮1设于两块平行夹板2之间,夹板2上设有通孔,且该夹板2上的通孔与反绳轮1的圆心配合连接。
固定件3与两块平行夹板2连接,且该固定件3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固定板31及设于两块相互平行固定板31之间的弹簧32,所述固定件3中的固定板31与夹板2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固定件与两块平行夹板连接,且该固定件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固定板及设于两块相互平行固定板之间的弹簧,所述固定件中的固定板与夹板垂直设置方式,达到了反绳轮可360度无限旋转的效果,满足了机摆放角度的要求,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增加,设置在固定板中的弹簧使得减震的效果较好,同时也大大延长了电梯轿顶反绳轮结构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中兰通电梯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厦门中兰通电梯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54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曳引机阻尼弹簧隔振系统
- 下一篇:电梯速度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