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路灯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5587.9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1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镭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W131/103;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冯铁惠 |
地址: | 518048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路灯 透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应用相关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LED路灯透镜。
背景技术
近两年来,散热器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大功率LED集成光源路灯的推陈出新,从10瓦集成至300瓦集成,只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推出了,而适合这种大功率LED集成光源的路灯透镜却种类寥寥,尤其是还不能满足使通过透镜的LED光线在道路上形成矩形非对称光斑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路灯透镜,以解决现有LED路灯透镜不能使通过透镜的LED光线在道路上形成矩形非对称光斑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路灯透镜,安装在LED光源的正前方,透镜靠近LED光源的内侧面设置有内凹的纵向柱面,纵向柱面的两端为与之相垂直的扇形端面,纵向柱面和扇形端面共同组成了半柱形槽;透镜远离LED光源的外侧面为前后不对称的横向曲面;透镜的左右两侧为类抛物线曲面;透镜的前后两侧为大小不同的拱门形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曲面顶点前后两侧的中间位置各设置有一个倾斜的内凹圆锥面,所述两个倾斜的内凹圆锥面分立于横向曲面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LED光源在通过上述透镜纵向柱面和横向曲面对光线发散时,由于横向曲面前后不对称,及左右两侧类抛物线曲面的影响,使通过透镜的LED光线在道路上投射出矩形的非对称光斑,进一步,由于横向曲面顶点前后两侧中间位置的两个倾斜的内凹圆锥面的存在,将集中于中间的过多的光线分散到了两边,使通过透镜之后的光分布更加均匀,同时也增大了光斑的长宽之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使通过透镜的LED光线在道路上形成矩形非对称光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ED路灯透镜与LED光源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LED路灯透镜与LED光源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LED路灯透镜的轴测图;
图4是图1所示的LED路灯透镜的主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LED路灯透镜的俯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的LED路灯透镜的仰视图;
图7是图1所示的LED路灯透镜的后视图;
图8是图1所示的LED路灯透镜的左视图;
图中:
1.透镜 2.纵向柱面 3.类抛物线曲面 4.顶点
5.扇形端面 6.扇形端面 7.圆锥面 8.横向曲面
9.拱门形平面 10.拱门形平面 11.LED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ED路灯透镜1,安装在LED光源11的正前方,透镜1靠近LED光源11的内侧面设置有内凹的纵向柱面2,纵向柱面2的两端为与之相垂直的扇形端面5和6,纵向柱面2和扇形端面5和6共同组成了半柱形槽,将LED光源11完全罩住;透镜1远离LED光源11的外侧面为前后不对称的横向曲面8,所述横向曲面顶点4前后两侧的中间位置各设置有一个倾斜的内凹圆锥面7,所述两个倾斜的内凹圆锥面7分立于横向曲面8的两侧;透镜1的左右两侧为类抛物线曲面3;透镜1的前后两侧为大小不同的拱门形平面9和10。
所述LED光源11在通过上述透镜1纵向柱面2和横向曲面8对光线发散时,由于横向曲面8前后不对称,及左右两侧类抛物线曲面3的影响,使通过透镜1的LED光线在道路上投射出了矩形的非对称光斑,进一步,由于横向曲面顶点4前后两侧中间位置的两个倾斜的内凹圆锥面7的存在,将集中于中间的过多的光线分散到了两边,使通过透镜1之后的光分布更加均匀,同时增大了光斑的长宽之比,光斑的形态与路灯到路面的距离的关系为:灯高/光斑长/光斑宽=1/4/1.3以上。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LED路灯透镜不能使通过透镜的LED光线在道路上形成矩形非对称光斑的问题,充分满足了路面对矩形非对称光斑型路灯透镜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镭,未经李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55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