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产品用均温降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6122.5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7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张立国;邓学锋;张海涛;孙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产品 用均温降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子产品用均温降热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的使用中,电子器件或者由电子器件组装成的部件因为工作产生较大的热量,该部分热量产生的热流场通过对流和辐射的方式对热流上方的器件或部件进行直接加热,导致被加热的物体局部区域温度过高,过高的温度会影响到产品的工作性能,使产品不能满足要求。
现有电子产品的散热解决方案中,主要的散热技术集中在发热源的焦点上,通过在发热源上加散热器达到发热源均温降热的目的。部分产品排除热流场的影响主要是在被加热物体上开孔使热量外溢的方式进行降温,但这种散热技术使用局限性较大,不能在那些对密封性能高或者其它不便开孔的条件下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解决被加热物体局部温度过高引起的散热问题的均温降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子产品用均温降热结构,包括被加热物体及发热源,所述发热源和被加热物体之间形成热流场,被加热物体与发热源相对的局部高温区域上 设有均温散热装置。
均温散热装置的结构可以有以下结构形式:如均温散热装置的结构包括设置在被加热物体局部高温区域上的均温装置,均温装置将局部高温区域进行扩散均温。均温散热装置的结构还可以是包括设置在被加热物体局部高温区域上的均流装置,均流装置将局部热流进行扩散均温。除了上述两种结构,均温散热装置的结构还可以是包括设置在被加热物体局部高温区域上的均温装置和均流装置,均温装置将局部高温区域进行扩散均温,所述均流装置将局部热流进行扩散均温。
为将热量场产生的热进行有效扩散,所述均温装置是具有高热传导能力和热扩散能力的装置,均温装置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一套组装部件。均温装置与被加热物体紧贴实现,均温装置多为板状结构,但不局限于板状结构形式。
为将热流场进行有效扩散,所述均流装置是将热流进行均匀分散的装置,均流装置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一套组装部件。均流装置与被加热物体可以不进行紧贴,但均流装置必须要有均流曲面,均流曲面可以是半球面、圆锥面、圆弧面或者其它异形曲面。
制作均温装置的材料可以是铜片、铝等热的良导体单一材料,也可以由多种材料组合。制作均流装置的材料可以是云母片等非热良导体单一材料,也可以是铜片、铝等热良导体单一材料,还可以由多种材料组合,没有明显的材料限制。
本实用新型在被加热物体局部高温区域上增加均温装置或均流装置或者两者结合,使用均温装置将热量场所产生的热进行扩散均温,使用均流装 置将热流场局部热流进行扩散均温,从而达到有效均温降热的目的,防止了被加热物体局部受热过高影响其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技术可应用于电子、通讯、灯具以及机械设备等技术领域,应用范围广泛,使用灵活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将热量场产生的热进行扩散方式,如图1所示第一种实施例,被加热物体A、均温装置B1、热流场C、发热源D共组成一个热系统,发热源D产生的热流场C加热均温装置B1,均温装置B1采用一块由热的良导体材料制作而成的平板。均温装置B1与被加热物体A紧贴实现。均温装置B1具有良好的热扩散和热传导功能,故均温装置B1形成一个大面积的均温体,然后由均温装置B1对被加热物体A进行加热。从而排除被加热物体A局部高温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将热流场进行扩散方式,如图2所示第二种实施例,被加热物体A、均流装置B2、热流场C、发热源D共组成一个热系统,发热源D产生的热流场C流向均流装置B2,均流装置B2为一块具有热量扩散能力的弧形罩。均流装置B2将热流向四周扩散,将热量集中的小热流场扩散成疏散的大热流场,然后对被加热物体A进行加热。从而排除被加热物体A局部高 温的现象。均流装置B2还可以设置为半球面或圆锥面或其它异形曲面。
如图3所示第三种实施例,结合第一和第二种实施例,将热量场产生的热和热流场的热流进行扩散,可更加高效地散发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61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尼铰链
- 下一篇:一种表面双色镶嵌的淋浴房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