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磨损间隙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6210.5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0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利璞;王大号;尤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16 | 分类号: | B21C47/1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损 间隙 补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材轧制中的浮动开卷机,具体涉及一种磨损间隙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带材轧制生产过程中,浮动开卷机的本体通过自动对中装置在底座导轨内滑动,进行实时对中,保证带材中心始终保持在机组中心,防止带材跑偏。由于开卷机本体与导轨之间存在持久的滑动摩擦,将会产生磨损间隙,影响实时对中效果,不利于轧制产品精度。当磨损严重时,通常需要更换导轨或开卷机本体上的合金滑板,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损间隙补偿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牢固,完全适合浮动开卷机浮动工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磨损间隙补偿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焊接在设备底座上,斜滑槽2固定在基座1上,斜滑槽2槽底工作面为光滑斜面,斜滑槽2槽肩将调整楔3限定在斜滑槽2内,调整楔3的斜面与斜滑槽2的斜面相贴合,为等斜率斜面,调整楔3的L形耳上加工制作短长孔13和第二螺孔14,调整楔3的摩擦工作面加工制作润滑槽10,定位螺钉4穿过螺母6和调整楔3上的短长孔13把合到基座1上,紧定螺钉5通过螺纹与调整楔3旋合,其圆柱端紧顶于基座1的端面上,预紧螺钉7穿过基座1和斜滑槽2上对应的长孔9将螺纹端旋入调整楔3上的第一螺孔11,并进行预紧,保证斜滑槽2与调整楔3的斜面相互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仅通过旋合螺钉和螺母方便地消除磨损间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斜滑槽2的示意图。
图4是调整楔3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一种磨损间隙补偿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焊接在设备底座上,斜滑槽2通过沉头螺钉8固定在基座1上,参照图3,斜滑槽2槽底工作面为光滑斜面,斜滑槽2槽肩将调整楔3限定在斜滑槽2内,参照图4,调整楔3的斜面与斜滑槽2的斜面相贴合,为等斜率斜面,调整楔3的L形耳上加工制作短长孔13和第二螺孔14,调整楔3的摩擦工作面加工制作润滑槽10,定位螺钉4穿过螺母6和调整楔3上的短长孔13把合到基座1上,通过放松或拧紧螺母6将调整楔3位置进行调整,紧定螺钉5通过螺纹与调整楔3旋合,其圆柱端紧顶于基座1的端面上,预紧螺钉7穿过基座1和斜滑槽2上对应的长孔9将螺纹端旋入调整楔3上的第一螺孔11,并进行预紧,保证斜滑槽2与调整楔3的斜面相互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当开卷机本体与底座导轨之间产生磨损间隙,需要进行调整时,首先放松预紧螺钉7,然后向拧紧方向旋合定位螺钉4上的螺母6到适当位置,推动调整楔3在斜滑槽2内滑动前行以消除磨损间隙,最后拧紧预紧螺钉7和紧定螺钉5,使调整楔3固定在新的位置。
本装置结构简单紧凑、便于调整,已经成功应用于多个轧制生产线的浮动开卷机中。经实践证明,本装置经济实用,可靠性高,操作简单有效,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62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制钉机左侧轴传动摆臂连杆送丝传动机构
- 下一篇:锯齿锤片式高效秸秆切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