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圈加速式电磁轨道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7959.1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1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程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阳 |
主分类号: | F41B6/00 | 分类号: | F41B6/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郑华清 |
地址: | 250033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加速 电磁 轨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炮,尤其是一种线圈加速式电磁轨道炮。
背景技术
当前,轨道炮(Rail Gun):是电磁炮最常见的式样。它由两条平行的长直导轨组成,导轨间放置一质量较小的滑块作为弹丸.但目前电磁炮能够发射的炮弹质量仍然不大,这是加速能力不足造成的。且电能转换成动能的效率较低,
线圈炮,又称高斯炮(Gauss Gun)工作原理是:根据通电线圈之间磁场的相互作用原理而工作的.加速线圈固定在炮管中,当它通入交变电流时,产生的交变磁场就会在弹丸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加速线圈电流的磁场互相作用,产生洛仑兹力,使弹丸加速运动并发射出去.线圈炮的优点是炮弹与炮管(线圈)间没有摩擦,能发射较重的炮弹,电能转换成动能的效率较高,但供电比较复杂。
轨道炮和线圈炮虽然都使用电能为炮弹提供初速度和动能,但各有上述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线圈加速式电磁轨道炮,该线圈加速式电磁轨道炮具有将现有轨道炮和线圈炮的优点有效结合,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线圈加速式电磁轨道炮,它包括电磁炮管和轨道炮,所述电磁炮管初始端设有电磁线圈,炮管输出端与轨道炮导轨连接;所述电磁炮管初始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至少一处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通过可控硅与发射电源连接,在电磁炮管初始端设有的可控硅的触发端通过按钮控制,所述炮管管路上设有的至少一处电磁线圈旁设有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与对应电磁线圈所设有的可控硅触发端电连接;所述按钮、接近开关与电源I连接。
所述电源I包括与接近开关信号端连接的干电池和与接近开关工作电源接线端连接的电源适配器。
所述轨道炮包括平行的两条导轨,两条平行的导轨与电磁炮管输出口连接,且分置在电磁炮管轴向轴线左右两侧,保持对称;所述两条导轨中分别设有线圈且分别单独与发射电源中电容的正负端连接。
所述发射电源包括与市电连接的升压变压器,所述升压变压器与整流电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端与电容连接,所述电容与可控硅连接,可控硅与电磁线圈连接。
所述电源适配器为直流12V。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将轨道炮和线圈炮进行结合。在布局上形成接力,使炮弹在线圈炮阶段和轨道炮阶段都进行加速,实现将炮弹发射出去,其中在线圈炮阶段,采用了如接近开关控制可控硅,进而控制电磁线圈的导通的方式,实现精确控制各个电磁线圈的导通,提高控制精度,轨道炮将已经获得速度的炮弹继续加速,使射程增加。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功能完善,结合了轨道炮和线圈炮的优点,采用轨道炮和线圈炮接力方式组合成整套置,提高控制精度,使射程有效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其中1.电磁线圈,2.轨道炮导轨,3.可控硅,4.接近开关,5.限流电阻,6.按钮,7.电容,8.整流电路,9.升压变压器,10.电源I,11.电磁炮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线圈加速式电磁轨道炮,它包括电磁炮管11和轨道炮,所述电磁炮管11初始端设有电磁线圈1,炮管输出端与轨道炮导轨2连接;所述电磁炮管11初始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至少一处电磁线圈1,所述电磁线圈1通过可控硅与发射电源连接,所述发射电源包括与市电连接的升压变压器9,所述升压变压器9与整流电路8连接,所述整流电路8输出端与电容7连接,所述电容7与可控硅3连接,可控硅3与电磁线圈1连接,在电磁炮管11初始端设有的可控硅3的触发端通过按钮6控制,所述炮管管路上设有的三处电磁线圈1旁设有接近开关4,所述接近开关4与对应处电磁线圈1所设有的可控硅3触发端电连接;所述按钮6、接近开关4与电源I 10连接,所述电源I 10为与接近开关信号端连接的干电池或小型蓄电池和与接近开关工作电源接线端连接的电源适配器或小型蓄电池,所述电源适配器为直流12V。
所述轨道炮包括平行的两条导轨,两条平行的导轨与电磁炮管11输出口连接,且分置在电磁炮管11轴向轴线左右两侧,保持对称;所述两条导轨中分别设有线圈且分别单独与发射电源中电容7的正负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阳,未经程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79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