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饰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8062.0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4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而康;刘启佳;冯宇;崔勇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F16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饰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装置,具体讲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内饰板包括隔音隔热层、附座、安装螺栓和内饰板。用螺栓固定的内饰板需在车体上焊接附座,这无疑增加车体的重量,而且还需在内饰板上开孔,既影响了美观又降低了内饰板的强度,使用螺钉固定还大大增加了车辆的维修时间。
申请号为“CN200980149456.1”的发明“用于固定车辆内饰板的装置”公开了一种用于将车辆内饰板固定在饰板载体上的装置包括保持元件和容纳元件,其中所述容纳元件具有朝侧向开放的卡锁部段,所述保持元件能这样接合到该卡锁部段中,使得该保持元件沿轴向方向固定在容纳元件上。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借助所述装置将车辆内饰板装配在饰板载体上和将车辆内饰板从饰板载体拆卸的方法。
申请号为“CN200920277815.9”的实用新型“一种车门内饰板安装结构”公开了一种车门内饰板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包括内饰板、车门骨架和紧固件,其中,该安装结构还包括角形固定件,该角形固定件包括形成角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内饰板为平板且与车门骨架的正面贴合,角形固定件的第一固定板固定在车门骨架的侧面或顶面,紧固件将第二固定板和内饰板固定在车门骨架的正面。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门内饰板安装结构的内饰板不需要进行翻边处理,而是通过角形固定件进行压边处理,所以可以降低车门内饰板的制作工艺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防止出现缝隙、鼓动、变形等缺陷,提高内饰板的美观度。
由此可知,车辆内饰板一般都用螺钉安装固定,需要在车体上焊接附座,附座带来的问题会增加整车的重量,而且附座的位置确认和焊接也比较复杂,内饰拆装比较麻烦,不能满足车辆快速维修的要求。
发明人经长观察,大量研究发现由尼龙丝织成的带织物纺织品尼龙塔扣是,一种带织表面织有许多毛圈,简称″绒面、绒带”,另一种带织物表面织有许多均匀小钩子,简称″钩面、钩带”。
尼龙搭扣的“钩带”用0.25毫米直径的锦纶鬃丝成圈,经热定形、涂胶、破勾等处理,获得硬挺直立、不易变形的勾子。
尼龙搭扣的“绒带”用锦纶复丝成圈,经热定形、涂胶处理获得直立、柔软略带疏散性的圈状结构。钩带和绒带复合起来时,硬挺的勾子很容易勾住柔软的绒圈而起搭扣作用。破勾工序是将鬃丝圈剖割成勾。
另外,钩带和绒带复合起来略加轻压,就能产生较大的扣合力和撕揭力,因此尼龙搭扣绒带和钩带均用涂胶固定、粘牢,防止尼龙搭扣在使用时钩带拉脱和绒带受力拉散拉长。此外,还有蘑菇形的勾带和针织型的绒带,其扣合强力和撕揭强力更大,但绒面容易损坏,只应用在不经常撕揭的装置上。
因为只要将钩带和绒带对齐后轻轻挤压,毛圈就被钩住,而只能搭扣的头端向外稍用力拉时才能撕开,因此能起到联结作用,广泛应用于服装、背包、篷帐、降落伞、窗帘、沙发套等方面。其特点是使用十分方便、省时、快捷,并且在缝件上柔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满足轻型车辆对重量和维修时间的要求,本发明提供一种内饰板,所述内饰板为车体内饰板,包括隔音隔热层、内饰层和其轴向分别与所述隔热层和所述内饰层垂直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体的内表面和所述内饰层的内表面的粘接层粘接的连接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件两端与所述连接件的连接为凸凹匹配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凸凹匹配连接为搭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搭扣包括内外搭扣层和中间层;所述固定件包括与其轴向垂直的面积为1~10cm2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或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搭扣为钩面或绒面的尼龙搭扣,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内饰板的端部、中部或轴线上,数目为1~30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尼龙搭扣B轻压在所述尼龙搭扣A上,完成内饰板的固定;所述尼龙搭扣B在尼龙搭扣A上撕开,完成内饰板的拆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装置重量轻、拆装方便,维修时间小;
(2)该装置不用在内饰板上开孔,不影响内饰板结构强度和美观;
(3)该装置内尼龙搭扣固定位置容易选取和变动。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车辆内饰板固定装置,重量轻、拆卸方便,不用再内饰板上开孔,不影响内饰板结构强度和美观,满足轻型车辆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80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