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能源塔水源热泵热水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9655.9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1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源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4/02 | 分类号: | F24H4/02;F24J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能源 水源 热水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水源热泵机组,尤其是太阳能能源塔水源热泵热水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中部的长江流域及其周围广大地区,夏季炎热、冬季湿冷。卫生热水、冬季供热的节能环境问题已日益成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突出问题。目前各种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的空调设备技术得到大量应用,其中有风冷热泵热水机组、地源——土壤源热泵机组,风冷热泵机组利用换热器采集空气中的显热与潜热源为热泵提供低品位能,在湿冷的环境中,其中潜热源成为有害的低品位能,造成换热器结霜,阻塞空气流通失去能效比及频繁融霜导致热泵不能正常工作,供热性能系数下降,随之辅以高品位电热源作为辅助热源,其能耗高效率低。地源——土壤源热泵机组,虽解决了热源来源问题,但冬季供热性能系数高,采用全土壤热源系统投资成本高,需要有一定绿地面积,不适用在城市中心建筑稠密区域应用,推广使用范围较窄。因此地,寻找一种更优的热源利用方法就成了人们努力目标。水源热泵机组利用换热器采集载冷剂中的显热与潜热源为热泵提供低品位能,载冷剂再与空气热交换得到热能的补充,在0摄氏度气温以下,载冷剂如何更好的得到空气中的热能而又不会结冰成为水源热泵机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的提供一种节能环保,使用范围更广,能耗低效率高,成本低的太阳能能源塔水源热泵热水机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太阳能能源塔水源热泵热水机组,由太阳能能源塔、太阳能能源塔补水系统、水源热泵机组、热水箱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太阳能能源塔通过阀门及载冷剂泵与水源热泵机组的蒸发器的进液口相连,太阳能能源塔通过阀门与水源热泵机组的蒸发器的出液口相连;太阳能能源塔通过阀门和补液泵与补液储水箱相连;热水箱上、下加热口分别与水源热泵机组的冷凝器进、出液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冬季,非常适合于长江及其周围,在气温10—-10摄氏度,太阳能能源塔低温载冷剂液体直接从空气中吸收显热与潜热源为热泵低品位能,再经过的太阳能蓄电的辅助补热,热泵热源来源性能稳定,供热系数可高达4左右,系统高效、节能、环保。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示意图。
图2为太阳能能源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太阳能能源塔水源热泵热水机组,由太阳能能源塔1、太阳能能源塔补水系统7、水源热泵机组2、热水箱组成9。太阳能能源塔1通过阀门及载冷剂泵5与水源热泵机组的蒸发器的进液口通过管107相连,太阳能能源塔1通过阀门与水源热泵机组的蒸发器的出液口通过管109相连。太阳能能源塔1与太阳能能源塔补水系统中的阀门及补液泵4与补液储水箱通过管108相连。热水箱9上、下加热口分别与水源热泵机组的冷凝器进、出液口通过管201、202相连,管202上设泵3。热水箱9的补水通过管203和补水泵6与用户水龙头相连,热水箱通过管204向用户提供热水。
如图2所示,太阳能电池板8设在太阳能能源塔1项上与蓄电池701、逆电器702和加热器703通过导线连接构成太阳能蓄电加热系统。太阳能能源塔1内还设风机101、布液器102、集液箱104、风机电机103、塔脚105外壳106。
工作时,太阳能能源塔1流出的经换热升温的载冷剂通过阀门及载冷剂泵5流入水源热泵机组的蒸发器换热,换热降温后的载冷剂再从水源热泵机组的蒸发器流出通过管109流回太阳能能源塔1进行换热升温。太阳能能源塔1的载冷剂损耗过大时,补液储水箱通过管108及补液泵4向布液器内补进适量的水,太阳能蓄电加热系统给流入集液箱104内的载冷剂进行加热,进一步提升载冷剂的热能。
热水箱9上、下加热口分别与水源热泵机组的冷凝器进、出液口通过管201、202相连,管202上设泵3将热水箱中的水送达水源热泵机组的冷凝器对热水箱9内的水进行循环加热。热水箱9通过管204向用户提供热水,补水通过管203和补水泵6与用户水龙头相连,及时补进需要加热的水。
风机101开动,促进太阳能能源塔1内的空气流动,有利于载冷剂与空气的热交换。载冷剂从109管口流出通过布液器102流入集液箱104,再流入管1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源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源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96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