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干气密封摩擦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9700.0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1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彭建;洪先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一通密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40 | 分类号: | F16J15/4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刘珍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密封 摩擦 | ||
1.双向干气密封摩擦副,包括动环和静环,在动环或静环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动压槽,动压槽与动压槽间形成了密封坝(30),动压槽、密封坝(30)组成密封带(10),密封带(10)与密封环内沿(21)之间为密封堰(2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压槽为梯形槽组(40),所述梯形槽组由第一梯形槽(41)和第二梯形槽(42)组成;第一梯形槽(41)和第二梯形槽(42)在动环或静环的径向上相互重叠,第一梯形槽(41)在上游,第二梯形槽(42)在下游;第一梯形槽(41)的第一顶边(411)与动环或静环的密封环外沿(11)重合,并形成高压隔离气体的吸入口;第一梯形槽(41)和第二梯形槽(42)基本上呈等腰梯形,并以第一顶边(411)的中垂线为对称轴(5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干气密封摩擦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形槽(41)是由第一顶边(411)、第一底边(412)和两条对称的第一侧边(413、414)构成边界;所述第二梯形槽(42)是由第二顶边、第二底边(421)和两条对称的第二侧边(422、423)构成边界;所述第一底边(412)和第二顶边重合,将第一梯形槽(41)和第二梯形槽(42)贯通;所述第一顶边(411)比第一底边(412)短,所述第二顶边比第二底边(421)短。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干气密封摩擦副,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顶边(411)的一个端点引出的密封环外沿切线与该端点对应一侧的第一侧边的夹角(d1)为42°。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干气密封摩擦副,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顶边(411)的一个端点引出的密封环外沿切线与该端点对应一侧的第二侧边的夹角(d2)为42°。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干气密封摩擦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边(412)所占圆周方向的夹角(c)为19°。
6.按照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双向干气密封摩擦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边(412)为一与动环或静环同心的圆弧,第一底边的半径(R2)为61.8mm。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干气密封摩擦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边(421)所占圆周方向的夹角(b)为21°。
8.按照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双向干气密封摩擦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边(421)为一与动环或静环同心的圆弧,第二底边(421)的半径(R1)为55.5mm。
9.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干气密封摩擦副,其特征在于:密封环外沿的半径(R3)为 68mm,密封环内沿的半径(R4)为44mm;所述第一顶边(411)所占圆周方向的夹角(e)为4.8°。
10.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向干气密封摩擦副,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槽组(40)数量为十二个,两相邻对称轴(50)的夹角(a)为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一通密封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一通密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97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