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病毒灭活去白细胞血袋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0546.9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0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卫;张娥;于振涛;张彤;谭学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2 | 分类号: | A61M1/02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王元生 |
地址: | 264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病毒 灭活去 白细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医用耗材,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病毒灭活去白细胞血袋。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输血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临床治疗措施。但是和其他临床治疗方法一样,输血(包括血液成分)也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并发症和输血相关的传染病。随着成分输血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液的安全性愈来愈受到关注。而血浆是病毒含量较多的血液成分之一,未经病毒灭活处理的血浆常传播病毒影响输血安全。据统计,血浆输注的危险程度为10000单位可发生7.5次不良反应,每1000名接受输血的病人,有3.7起不良反应发生。尽管目前加强了对供血者的选择和血液样品的检测,但是,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的危险仍然存在。所以要为临床提供安全的血液或血液成分,必须将加强筛查与病毒灭活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输血安全的目的。
亚甲蓝光化学法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血液成分灭活方法。我国和德国、瑞士等欧洲国家已分别对亚甲蓝血浆病毒灭活的方法、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已经用于单袋血浆病毒灭活。我国大约有1/3的采供血机构已经开展了血浆病毒灭活业务,临床实践证明,经亚甲蓝光化学法进行血浆病毒灭活后制备的血浆在临床应用以来,没有发现不良反应的报告。目前市场使用的病毒灭活产品由穿刺器、止流夹、亚甲蓝释放器、吸附滤器、光照袋和贮血袋经导管连接组成。在使用时,将穿刺器与制备好的血浆袋的输血插口连接,由于此种连接方式连接,穿刺器在穿刺的过程是个开放的过程,所以此过程需要在无菌操作间操作。
目前申请人生产的一次性使用带病毒灭活装置去白细胞塑料血袋,去白塑料血袋和病毒灭活产品结合到一起。血浆袋内的血浆在重力作用下,流经亚甲蓝释放器进入转移光照袋内,光照袋放入血液照射柜按照规定的时间照射,照射完毕后,再将经照射的光照袋内的血浆流经吸附滤器,在重力作用下吸附滤器可以吸附过滤血浆中添加的亚甲蓝,最后将经过病毒灭活处理的血浆收集到贮血袋内保存。整个血液制备的过程均是一个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可减少血站到无菌间操作的过程,降低了细菌污染的机会,能有效提高血液制品的安全性。此产品需要将亚甲蓝释放器和血袋一起离心。现有的亚甲蓝释放器市购件,一般由带接管的上盖和带接管的下盖组成,上盖中装有吸附物或固体灭病毒药物制剂,上下盖由粘合剂粘合或通过超声波热合成型。整套血袋离心时,容易在上下壳的接口处断裂,并且在装血袋时,一旦散落部件进入到离心桶,还很容易引起血袋离心破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构造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可以对采集的血液进行病毒灭活和去白细胞过滤,亚甲蓝释放稳定可靠,离心分离安全,避免血袋离心破袋的新型病毒灭活去白细胞血袋。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病毒灭活去白细胞血袋,包括封闭式采血针、抗凝全血袋,抗凝全血袋下部通过导管依次串连有过滤滴斗、去白细胞过滤器、滤后转移袋,滤后转移袋通过导管依次串连有血浆转移袋、血浆转移光照袋和贮血袋,所述血浆转移袋和血浆转移光照袋之间的导管上连接一亚甲蓝释放器,血浆转移光照袋和贮血袋之间的导管上连接一吸附滤器,所述去白细胞过滤器和吸附滤器分别通过三通并联一带开关卡子的导管,其特征是:所述亚甲蓝释放器设有一管状壳体,其内装有含有亚甲蓝溶液的药物载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药物载体为圆柱形,由聚酯纤维或多孔聚丙烯材料制作,过盈配合安装在管状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去白细胞过滤和病毒灭活结合到一起,整个血液采集、去白细胞、分离、亚甲蓝添加和亚甲蓝滤除,均是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下进行,可减少到无菌间操作的过程,降低了细菌污染的机会,能有效提高血液制品的安全性。对照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构造合理,操作、使用方便,特别是亚甲蓝释放器结构简单,所用材料成本低,亚甲蓝释放稳定可靠,解决了现有亚甲蓝释放器上下壳的接口处易破裂的问题,离心分离安全,避免了血袋离心破袋。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一次性采血、血液成分分离、病毒灭活、输血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亚甲蓝释放器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采血针,2.导管,3.过滤滴斗,4.开关卡子,5.滤后转移袋,6.抗凝全血袋,7.流量调节器,8.去白细胞过滤器,9.夹片卡子,10.血浆转移袋,11.亚甲蓝释放器,12. 血浆转移光照袋,13.吸附滤器,14.贮血袋,111.管状壳体,112.药物载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05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