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齿轮箱呼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0675.8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1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杜健;王晓琪;郭显斌;王玉平;蒋仁裕;谢明政;夏东胜;潘超;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7 | 分类号: | F16H57/027;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箱 呼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齿轮箱和油箱用的一种呼吸阀,是一种用于齿轮箱的呼吸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齿轮箱呼吸阀为直筒式呼吸阀,其工作原理和结构比较简单,主要由呼吸阀体和带孔阀的盖组成,呼出时会把润滑油中的轻组分随空气带走不仅降低了品质,也污染了空气,吸入时空气中的杂质会直接进入齿轮箱内的润滑油中,降低润滑油的品质,影响齿轮箱的使用寿命,针对上述的问题,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速变速箱呼吸阀(ZL201120478350.0)》,该呼吸阀是在阀体内安装了上倾反向交错双层挡板并在挡板上部增加捕雾网,在吸入时空气中的杂质会为捕雾网捕获,在齿轮箱内部温度较高需要呼出时,由于阀体散热能力差、呼出气流温度高、且流通路径比较平直,因此,该阀据有油气损耗依然较大,依然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齿轮箱呼吸器,散热能力好、呼出气流温度低、流道折返迂回、便于油滴聚集沉降、油气损失较小。克服齿轮箱呼吸阀的阀体散热能力差、呼出气流温度高、流通路径比较平直,油气损耗较大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齿轮箱呼吸器,主要由上盖、本体、散逸捕雾伞、支腿、倒锥捕雾伞和捕雾网组成,其特征在于:呼吸器本体为圆筒状,底部有带外螺纹的连接接头,连接接头有中心孔;连接接头能固定在齿轮箱的螺纹孔内。本体的外壁均匀分布有若干散热环形片;在本体内的底部中心孔的周围固定有三个支腿,在支腿的上部固定有开口向下的散逸捕雾伞,开口向下的散逸捕雾伞的外径小于本体的内径;在本体内顶部固定有圆盘形捕雾网;在本体内固定有一个开口向上的倒锥捕雾伞,开口向上的倒锥捕雾伞的下端有气流逸散孔;倒锥捕雾伞的位置在散逸捕雾伞与捕雾网之间;在本体的顶部有螺纹,本体顶部螺纹连接有上盖,在上盖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呼吸孔。
开口向下的散逸捕雾伞与开口向上的倒锥捕雾伞的锥度为90~150°之间。
简述齿轮箱呼吸器的工作原理。从齿轮箱呼出来的热的油雾,首先在散逸伞内碰撞,部分油滴凝结并随边缘流回,大部分油雾在散逸伞的作用下沿伞的四周,紧贴呼吸器本体内壁向上运动,经过呼气器本体上分布大量散热槽的散热降温,气体中大部分油雾在锥形挡板上进一步凝结并回流,剩下的油雾从锥形挡板中心的小孔中溢出,油滴遇到捕雾网后并在上面凝结,最后比较干净的气体从呼吸器上盖的排气孔中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齿轮箱呼吸器,呼吸器本体散热能力好、呼出气流经过流道折返迂回、不仅温度降低较大、便于油滴聚集沉降的降低了油气损失,而且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推广应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齿轮箱呼吸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上盖,2-本体,3-散逸捕雾伞,4-支腿,5-倒锥捕雾伞,6-捕雾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一个齿轮箱呼吸器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齿轮箱呼吸器,主要由上盖1、本体2、散逸捕雾伞3、支腿4、倒锥捕雾伞5和捕雾网6组成,其特征在于:呼吸器本体2为圆筒状,内径100毫米,壁厚5毫米。筒体2底部有带外螺纹的连接接头,连接接头有中心孔;本体2的外壁均匀分布有若干厚度2毫米、深3毫米的散热环形片;在本体2内的底部中心孔的周围固定有三个支腿4,在支腿4的上部固定有开口向下的散逸捕雾伞3,开口向下的散逸捕雾伞3的外径小于本体2的内径;散逸捕雾伞3底边距本体2底平面20毫米。在本体2内顶部固定有圆盘形捕雾网6,捕雾网6由多层60目的钢丝网制成。在本体2内固定有一个开口向上的倒锥捕雾伞5,开口向上的倒锥捕雾伞5的下端有直径10毫米的气流逸散孔;倒锥捕雾伞5的位置在散逸捕雾伞3与捕雾网6之间;在本体2的顶部有螺纹,本体2顶部螺纹连接有上盖1,在上盖1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直径5毫米呼吸孔,便于气体溢出。开口向下的散逸捕雾伞3与开口向上的倒锥捕雾伞5由3毫米厚钢板制作,锥度为100°。
本实用新型轮箱呼吸器,能够通过本体2散热降温;吸附并回收部分润滑油的蒸汽,蒸汽继续参与润滑油路的循环,保证了润滑油性能的稳定、延长了齿轮箱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06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空调管路管夹装配工装
- 下一篇:汽车件激光对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