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紫外线灯管隔热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0918.8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4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致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峤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V15/06;B05D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线 灯管 隔热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紫外线灯管隔热冷却装置,特别是关于固化电子或光电产品上的油墨用紫外线曝光固化设备,并涉及设于该紫外线曝光设备上用以冷却紫外线灯管产生幅射高温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包括光碟片、印刷电路板、液晶或触控面板等电子、光电产品,在加工过程中或完成后经常会涂布一种可经由紫外光照射而固化的油墨,以作为保护膜或用以继续进行黄光蚀刻制程,该油墨具有光硬化树脂,俗称UV胶或光阻油墨。
该光硬化树脂中含有特定比例的光起始剂,当光硬化树脂接受到特定波长(265nm~420nm)的紫外光照射时,光硬化树脂中的光起始剂便会被触发而造成连锁反应,树脂会在数秒间快速由液态变成固态,进而达到粘接物件的效果,目前普遍应用于工业及电子业的粘接、密封、充填、固定、披覆等应用。
且知,前述油墨固化程序一般是在紫外线曝光固化设备内进行,首先将涂布有光硬化树脂油墨的物件移入设备内一投光区,以接受投光区上方近侧的一紫外线灯管产生的紫外光照射,而使物件上的油墨固化;该投光区通常位于一输送带构成的传递路径上,多个待照射紫外光的物件可依序通过紫外线灯管的照射范围;或者,也可以位于一固定式腔槽内,并采用机械手臂撷取或摆放该物件。
然而,该紫外线灯管的工作温度约为摄氏700至800度,因此当紫外线灯管对物件照射紫外光的同时也产生高温,且物件容易受到紫外线灯管的高温影响而变形损毁,特别是当物件为塑胶材质制成时更加严重。
有鉴于此,如何减缓紫外线灯管产生的高温对待照射紫外光物件的影响,将是在此领域技术人员所欲解决的困难所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设于紫外线曝光固化设备上用以冷却紫外线灯管产生的幅射高温的装置,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紫外线灯管对物件照射紫外光的同时产生高温,而使物件容易受到紫外线灯管的高温影响而变形损毁的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紫外线灯管隔热冷却装置,包含:
一投光区,供给摆放待照射紫外光的物件;
一紫外线灯管,设于该投光区与一抽风设备之间;及
多个透光板,横置于所述紫外线灯管与投光区之间,且所述透光板之间是间隔形成连通于该抽风设备与一透气区之间的一风道,而使冷却空气经由该风道对流于所述紫外线灯管与投光区之间。
藉由上述,该紫外线灯管发出的紫外光可通过所述透光板照射投光区的物件,而使物件上的油墨固化,且紫外线灯管往该投光区方向幅射的高温,能够与该风道内对流的冷却空气持续进行热交换,而大幅冷却,进而防止物件受到紫外线灯管的高温影响。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投光区可位于一物件的传递路径上。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透光板可由玻璃材料制成。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所述透光板与投光区摆放物件的一平面相互平行,且风道呈扁平状。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透气区可位于该投光区。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本实用新型更加包含一灯箱,设于所述投光区与抽风设备之间,该紫外线灯管设于该灯箱内,该灯箱上具有一对应该投光区的窗口。
其中,所述透光板设于该灯箱内部邻近该窗口的位置,而于该灯箱上形成至少一连通所述透气区与灯箱内风道的入气口,以及至少一连通所述灯箱内风道与抽风设备的排气口;或者,所述透光板设于所述窗口与投光区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克服紫外线灯管对物件照射紫外光的同时产生高温,而使物件容易受到紫外线灯管的高温影响而变形损毁的问题。
然而,为能明确且充分揭露本实用新型,并予列举较佳实施的图例,以详细说明其实施方式如后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断面图;
图3是图1的B-B断面图;
图4是图1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图;
图5是图2的局部放大剖示图;
图6是图3的局部放大剖示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剖示图;
图8是图7实施例的侧视剖示图;
图9是图7的局部放大剖示图。
附图标记说明:1-投光区;11-平面;2-紫外线灯管;20-灯罩;21-开口;22-散热口;23-散热鳍片;3、3a-透光板;4-风道;41、41a-导风口;5-灯箱;51-窗口;52、52a-入气口;53-排气口;6-壳体;7-传递路径;8-抽风设备;81-抽风扇;82-风管;9-物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峤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峤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09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N-S基含盐有机废液焚烧及尾气净化处理系统
- 下一篇:球泡灯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