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成型的麻底鞋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1235.4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8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如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恒胜鞋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3/02 | 分类号: | A43B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5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成型 麻底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麻底鞋,尤其是涉及一种一次性成型的麻底鞋。
背景技术
现今生活中,鞋始终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双舒适而又健康环保的鞋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需要的。可现有的鞋中底主要是由热塑性橡胶、塑料、合成橡胶等非天然材质制成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包含麻鞋底的鞋及其制作方法(公开号:CN101496659),制作步骤为:[1]、选取麻丝,制作成单股或合股麻绳;[2]、用步骤[1]中得到的单股或合股麻绳编成合股的麻辫或麻绳;[3]、将步骤[2]中得到的一条麻辫或麻绳的一点固定,从固定的一点紧密螺旋绕圈,外围的麻辫或麻绳在内圈的麻辫或麻绳的外侧,绕成一麻鞋底样;[4]、设有一对制作鞋底的夹子模,将绕成的麻鞋底样放入夹子模内部并固定;[5]、将麻鞋底样用缝线固定成麻鞋底,并高压定型;[6]、将高压定型的麻鞋底设于普通鞋底上表面,制作成鞋子;步骤[4]和步骤[5]之间为缝麻鞋底样的步骤,缝法为两线缝法,用带铁钩的铁锥,将绳子钩出成环,将另一根绳穿过绳环,再用力拉紧,麻鞋底样内,外侧应打穿缝透,前后掌缝线绳应出入于底墙与鞋底上表面,针距均匀;步骤[1]中,选取原麻丝,制作成一根细麻绳,将2~5毫米的细麻绳编成单股或合股麻绳;在步骤[2]中,用步骤[1]中得到的单股或合股麻绳编成三股或多于三股的麻辫或麻绳,麻辫或麻绳的直径在3~12毫米。但是这种方法只能用来制作鞋底,无法体现在外观上,而目前在将麻条粘贴到鞋底上是采用人工刷胶粘贴的方法,费时费力,并且在用烘箱进行作业时,采用的黄胶会使鞋子变黄,从而影响了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一次性成型的麻底鞋,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制鞋采用的小烘箱温度较低,无法采用透明PU胶,而采用黄胶时则会使鞋子变黄,达不到耐黄测试的要求,并且在将麻条粘贴到鞋底上时需要人工处理,费时费力,生产成本较高等的技术问题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次性成型的麻底鞋,包括鞋身,所述的鞋身底部设有鞋底,鞋底的侧面压制有麻条,麻条至少有一部分嵌入在鞋底的边缘内。麻条直接嵌入在鞋底内,使得鞋底与麻条本身成为一个整体,避免了麻条在贴合过程中不平整、并且容易脱胶脱落的缺点。
作为优选,所述的麻条与鞋底成倾斜设置。这样加工时可以使胶水更好地与麻条进行融合。
因此,本发明省却了传统工艺在贴合麻条时需要修剪麻条,避免了材料损耗,省去了人工粘贴麻条工序,减少了胶水成本,缩短了生产时间,生产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鞋底1、麻条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例的一种一次性成型的麻底鞋,如图1、图2、图3,有一个鞋身,鞋身底部设有鞋底1,鞋底的侧面压制有麻条2,麻条至少有一部分嵌入在鞋底的边缘内。麻条与鞋底成倾斜设置。
制造方法为:
a.编织好麻条2,在麻条上涂抹上PU胶,然后再将麻条进行预加热、压平,预加热的温度为100℃;
b.将预处理后的麻条放入到鞋底模具中,将麻条沿着模具内的麻条槽嵌入到麻条槽内,使得鞋底模具的麻条槽都嵌入有麻条;
c.合上鞋底模具后,在110℃的条件下,注胶机向鞋底模具内注胶,使得麻条和鞋底进行融合,直至鞋底与麻条成为一个整体;
d.打开鞋底模具,取出鞋底1,去除鞋底的多余废料后,将鞋底缝上鞋身即可出成品麻底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恒胜鞋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恒胜鞋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12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