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标识稳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1517.4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8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梅继赟;陈林开;蔡赟;陈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非零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7/20 | 分类号: | B60B7/2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姚娟英;邓青玲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标识 稳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标识稳定装置。
背景技术
设置在机动车、自行车、摩托车等车辆车轮上的车标,一般都是与车轮车毂固定连接,并随车轮一起转动。虽然转动的车标能体现一定的美感与动感,对于车辆生产厂家也具有很好的宣传作用,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车轮的转动,造成车轮上的车标模糊不清,失去原来的作用,不利于车辆品牌的辨认,并且车辆停止时,车标会出现倾斜或颠倒的情况,降低了它们的作用,影响了车辆的整体表现力和整体一致性。近些年,虽然已经开发出许多用于车辆车标稳定的设计方案,然后这些设计通常在结构上过于复杂,或车辆在不同速度下车标不能确实保持固定。
因此,公开号为201245034Y(专利号为200820075851.2)的中国专利就公开了这样一种车标恒定式汽车轮毂盖,其包括透明罩壳,塑料外壳,由有短轴、用于粘贴车标的圆盘、垫圈、金属重力平衡体组成的车标平衡组合,及由微型深沟球自润滑轴承组成的支承轴承组,上述结构中,用于粘贴车标的圆盘是直接用粘胶粘接在短轴上的,长时间使用的话,粘胶粘接部位容易出现脱落情况,特别是雨天行车,雨水和雾气更加容易腐蚀粘接部位;而支承短轴的轴承组也会出现疲劳老化情况,结构不够稳定,并且轴承组始终会存在阻尼力,使用时会产生热量,使用寿命不够长,并且上述结构由于需要使用轴承组,结构还是比较复杂,成本也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使用寿命长的车辆标识稳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车辆标识稳定装置,包括中空外壳,中空外壳内设置有用于承载车标的车标载体,中空外壳上设置有透明外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标载体与所述中空外壳内壁之间由液体填充,从而保证所述车标载体悬浮在所述中空外壳内的液体中,并且所述车标载体上设置有或连接有重力平衡部件。
中空外壳固定在车辆车轮上,还随着车轮一起转动,当车轮高速旋转时候,重力平衡部件能克服车标载体的离心力,使车标载体始终悬浮在中空外壳内的液体中,相对保持静止,不会随着车轮一起转动。
使用时,中空壳体随着车轮高速旋转,车标载体在中空壳体内轴向可能会产生游隙,这样,车标载体在承载车标的一侧面可能会碰到透明外盖,进而会影响车标的标识效果,作为改进,所述车标载体在承载车标的一侧面设置有凸起。这样,当车标载体在承载车标的一侧面碰到透明外盖时,凸起会起到支撑作用,将车标载体反弹回到液体中继续保持悬浮状态,进而保护车标的标识效果。当然,所述车标载体在承载车标的一侧面也可以直接设置成中间具有凸起的弧形。同样能达到上述目的。
作为改进,车辆车标直接嵌设或刻制或粘贴在所述车标载体上。
再改进,所述车标载体内部中空,所述重力平衡部件设置在所述车标载体内部。
再改进,所述车标载体内部设置有专门用于放置所述重力平衡部件的容腔。
再改进,所述重力平衡部件为固体块或固定球或液体。
再改进,所述中空外壳内设置有两个所述车标载体,这两个所述车标载体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固定,所述中空外壳在与所述两个车标载体上车标设置部位的一侧均设置有透明外盖。
所述中空外壳中部设置有一间隔板从而将所述中空外壳的内部分隔成分别用于容置所述两个车标载体的容腔,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第一环形磁铁,所述第一环形磁铁外同轴设置有第二环形磁铁,该第二环形磁铁固定在所述间隔板上,两个车标载体上在与所述第一环形磁铁和所述第二环形磁铁相对应的部位均设置有环形磁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车标载体悬浮在中空外壳内的液体中,不需要额外添加轴承组件,结构简单稳定、使用寿命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车辆标识稳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车辆标识稳定装置的立体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车辆标识稳定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车辆标识稳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车辆标识稳定装置的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非零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非零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15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内胎
- 下一篇:回转体车削雕刻两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