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甩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4727.9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4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猛;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台工电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8/00 | 分类号: | B25J1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甩臂机构,特别是一种滑动机械手臂中的甩臂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机械行业中,都是用马达带动丝杆或同步带在滑轨上作直线运动,在一个水平平面上,如果想找到一个点,就需要X轴和Y轴同时运动,才能找到这个点;要找到一个点,马达一般要旋转几转才能使机构走到位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且一个动作循环所需的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率的甩臂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甩臂机构,包括分类底板、主伺服马达、限位柱、A滚珠轴承、主轴套、锁紧轴套、加强筋、主甩臂、A支撑块、随动轴承、偏心臂、两个光电开关、副甩臂轴、B滚珠轴承、副甩臂、落料管、轴承压块、拉杆、B支撑块、两个感应片、副马达托板、副伺服马达,所述主伺服马达和A滚珠轴承与分 类底板连接;主轴套与A滚珠轴承连接,主轴套、主伺服马达分别与锁紧轴套连接,主轴套随主伺服马达转动而转动,主轴套与主甩臂连接,主甩臂与副甩臂轴连接,副甩臂轴与B滚珠轴承连接,B滚珠轴承再与副甩臂连接,使副甩臂在主甩臂上自由旋转;落料管与副甩臂连接,副伺服马达与副马达托板连接,副马达托板连接A支撑块和B支撑块后再与主甩臂连接,使副伺服马达随主伺服马达同步转动;偏心臂与副伺服马达连接后再分别与随动轴承、轴承压块、拉杆连接,拉杆与副甩臂连接;所述限位柱与分类底板连接,而两光电开关分别与分类底板和主甩臂连接,两感应片分别与主甩臂和偏心臂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主甩臂上的感应片通过感应分类底板上的光电开关来控制主伺服马达,而偏心臂上的感应片通过感应主甩臂上的光电开关来控制副伺服马达。主伺服马达带动主甩臂前后转动,副伺服马达带动偏心臂,偏心臂通过拉杆带动副甩臂左右转动,在极限范围内任意一点,只要主伺服马达和副伺服马达同时配合转动就可以完成,主伺服马达和副伺服马达旋转范围都在120°以内,所以每动作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很短,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做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分类底板1、主伺服马达2、限位柱3、A滚珠轴承4、主轴套5、锁紧轴套6、加强筋7、主甩臂8、A支撑块9、随动轴承10、偏心臂11、两个光电开关12、副甩臂轴13、B滚珠轴承14、副甩臂15、落料管16、轴承压块17、拉杆18、B支撑块19、两个感应片20、副马达托板21、副伺服马达22,所述主伺服马达2和A滚珠轴承4与分类底板1连接;主轴套5与A滚珠轴承4连接,主轴套5、主伺服马达2分别与锁紧轴套6连接,主轴套5随主伺服马达2转动而转动,主轴套5与主甩臂8连接,主甩臂8与副甩臂轴13连接,副甩臂轴13与B滚珠轴承14连接,B滚珠轴承14再与副甩臂15连接,使副甩臂15在主甩臂8上自由旋转;落料管16与副甩臂15连接,副伺服马达22与副马达托板21连接,副马达托板21连接A支撑块9和B支撑块19后再与主甩臂8连接,使副伺服马达22随主伺服马达2同步转动;偏心臂11与副伺服马达22连接后再分别与随动轴承10、轴承压块17、拉杆18连接,拉杆18与副甩臂15连接;所述限位柱3与分类底板1连接,而两光电开关12分别与分类底板1和主甩臂8连接,两感应片20分别与主甩臂8和偏心臂11连接。
主甩臂8上的感应片20通过感应分类底板1上的光电开关12来控制主伺服马达2,而偏心臂11上的感应片20通过感应主甩臂8上的光电开关12来控制副伺服马达22。主伺服马达2带动主甩臂8前 后转动,副伺服马达22带动偏心臂11,偏心臂11通过拉杆18带动副甩臂15左右转动,在极限范围内任意一点,只要主伺服马达2和副伺服马达22同时配合转动就可以完成,主伺服马达2和副伺服马达22旋转范围都在120°以内,所以每动作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很短,效率更高。此结构简单实用。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但显而易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改进,而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台工电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台工电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47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厚壁塑料管道剖管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LED球泡灯抓取的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