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MINI SAS连接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5767.5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1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亚电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08;H01B7/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mini sas 连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连接线,特别涉及一种新型MINI SAS连接线。
背景技术
参阅图1,目前习见的SAS(Serial Attached SCSI,串行SCSI)结构仍然采用多芯绝缘线作为内芯,并采用PVC作为外被,同时利用押出的方式完成SAS连接线的制作。此类连接线由于采用押出方式,因此线体厚度大,整体连接线体积大,不易弯曲和组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曲性好,利于加工,方便配线,且节约加工成本和材料成本的新型MINI SAS连接线,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MINI SAS连接线,它包括间隔分布在同一平面上的如下组件,即:四组信号对、一组弱电流信号控制对和二组排流材料,所述平面上、下两侧均设有用以将所述信号对、弱电流信号控制对和排流材料完全包覆的连续热熔性复合材料层,并且,位于相邻组件之间的间隙处的上、下热熔性复合材料层直接粘合固定。
优选的,所述四组信号对对称分布于弱电流信号控制对两侧,所述二组排流材料对称分布于四组信号对两侧。
优选的,所述弱电流信号控制对采用四芯弱电流信号控制对。
优选的,所述热熔性复合材料层包括按由内而外的层叠结构,复合材料选材包括但不限于铝箔、吸波材层和复合材料等。
热熔性复合材料通过加温和加压的模式,实现两边热熔性复合材料的粘合,将各部件充分固定在一起,且形成外屏蔽绝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了热贴合的方式确保信号对之间的传输,加之外层采用热熔式屏蔽材料,提升了线体的抗EMI性能,并能够有效确保各项性能符合SAS标准要求。
2)外层采用热熔铝箔屏蔽,易剥皮,易加工,节约制造工艺成本,并且,由于热熔铝箔厚度薄,可使使用装置的结构更加小型化,更轻便,更柔韧,走线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SAS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MINI SAS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2,该新型MINI SAS连接线包括四组信号对1,四芯弱电流信号控制对2,二组排流材料3和二组热熔性复合材料层4;四组信号对1,四芯弱电流控制信号2,二组排流材料3周围均设有绝缘材料,且排列在同一平面上,其中信号对1与排流材料3间、信号对1与四芯弱电流信号控制对2间及相邻二组信号对1间均留有间隙,四组信号对1、四芯弱电流控制信号2、二组排流材料3通过两侧均设有的热熔性复合材料层4粘合后固定,其中处于间隙间的热熔性复合材料层4之间均直接粘合。
前述热熔性复合材料层为屏蔽材料,由铝箔、吸波材和复合材料构成,可通过加温和加压的模式,实现两侧热熔性复合材料的粘合,将前述四信号对、四芯弱电流控制信号、二排流材料等部件充分固定在一起,且形成外屏蔽绝缘。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亚电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亚电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57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笔架
- 下一篇:氢氧燃气切割枪及其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