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频电加热料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5929.5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0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男;张祐严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渝榕电子有限公司;刘忠男 |
主分类号: | F16L53/00 | 分类号: | F16L53/00;H05B6/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21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 加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料管,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高频电流进行加热的料管。
背景技术
料管的传统加热方法为一般电热加热,将电阻丝紧固在料管上,其根据料管的长短排出段数,外接微电脑控制加热。将电阻丝紧固在料管上,电阻丝与料管之间的接触并不十分紧密,存在一定的间隙,有一部分的热量会散发出去,造成电能的极大浪费。热量是自外向内传导的,料管内部的升温比较慢。且由于电阻丝的传热效率不高,为使料管得到足够的热量,普遍将电阻丝的工作温度设置在1000℃左右,在如此高的温度下工作,电阻丝的寿命大大降低,且其温度控制灵敏度较差不易精准。因此,电阻丝加热的方式具有升温慢、热损失大、寿命短、耗时高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热效率高、无污染,且能够使料管表面均匀受热的高频电加热料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高频电加热料管,包括:
一具有导电性的料管本体配合至少一组加热装置所组成;所述加热装置配设于料管本体上,并藉其外接高频交流电源,以提供所述料管本体快速均匀加热的功效;所述加热装置至少包括有二导电组件,其中一导电组 件由一导电环及一导电线所组成,所述导电线一端接设于导电环上;另一导电组件由一导电环及一导电线所组成,所述导电线一端接设于导电环上;所述加热装置组设时,两导电环分别套接于料管本体上呈左右分置状态,两导电环各接设有一导电线,且令两导电线另端分别连接高频交流电源的不同电极,以供引导高频电流到两导电环处,使高频电流在两导电环间的料管本体表面流动,并因阻抗的存在使得料管本体能迅速地受热升温,且能够确保表面受热均匀,使温度控制更为灵敏快速,克服了惯用料管加热结构功效不足的缺点。
当料管本体上套设有多组加热装置时,利用各组加热装置同步启动,能使料管本体分段同步加热,如此设计对于较长的料管本体能提供更迅速的加热功效。
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包含有二导电组件,其中一导电组件包含一导电环及多条导电线所组成,所述多条导电线一端连接该导电环,另端则共同接设于一导电圈,所述导电圈上另设有一导电线,所述导电线一端外接高频交流电源;
另一导电组件由一导电环及一导电线所组成,所述导电线一端连接导电环,另一端外接高频交流电源。
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包含有二导电组件,其中一导电组件由一导电环、一导电侧板及一导电线所组成,所述导电侧板一端接设于所述导电环,另一端接设所述导电线,所述导电线一端外接高频交流电源;
另一导电组件由一导电环及一导电线所组成,所述导电线一端连接导 电环,另一端外接高频交流电源。
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包含有二导电组件,其中一导电组件包含一导电环及多个导电侧板,所述多个导电侧板一端连接导电环,另端则共同接设于一导电圈,导电圈上另设有一导电线,所述导电线一端外接高频交流电源;
另一导电组件由一导电环及一导电线所组成,所述导电线一端连接导电环,另一端外接高频交流电源。
进一步,所述二导电组件的导电环为导电刷。
进一步,所述料管本体上设置有多个组加热装置,相邻的二组加热装置分隔一小间距,并不直接触靠。
进一步,所述料管本体为长圆筒状中空管体。
进一步,所述料管本体为左端呈锥柱状而右端呈方柱状的中空管体。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具有多种实施例结构,该结构均外接高频交流电源,且能通过其设计的二导电组件结构将高频电流引导聚集至该料管本体表面,使高频交流电流在二导电环间的料管本体表面流动,并因阻抗的存在使得料管本体的表面迅速升温加热,且能够确保表面受热均匀,克服了惯用料管加热结构功效不足的缺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频电加热料管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是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高频电加热料管的料管本体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为图7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是料管本体;11是小间距;12是料管本体;13导电环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渝榕电子有限公司;刘忠男,未经昆山渝榕电子有限公司;刘忠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59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