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磨机齿轮润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7573.9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0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蔡季;王建辉;姚佳祥;李明陵;李爱国;熊健;韩金昌;丁祖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日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18 | 分类号: | B02C17/1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7474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磨机 齿轮 润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磨机运行润滑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球磨机齿轮润滑机构 。
背景技术
球磨机的运转由同步电机通过一对大、小斜齿轮传动的,由于球磨机运转时齿轮每个轮齿上节圆附近的压强都很大,因为经过热处理之后的齿轮表面无法承受这么大压强的干摩擦,所以除润滑油的选择以外,润滑方式(如:喷嘴的喷射角度)也会影响润滑效果,已有的喷嘴大都是对小齿轮的齿轮面进行喷油脂,认为这样会保证润滑的同时减少油脂用量,但由于小齿轮的转速比较快,因此很难长时间粘附在齿轮面,很容易受离心力的作用飞出去,从而使油脂不能起到润滑效果或润滑效果比较差,而且小齿轮下方也没用润滑油集液槽,造成了油脂的浪费,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球磨机齿轮润滑机构,解决了已有的球磨机润滑时喷嘴的位置不合理,其喷射出的油脂很难长时间粘附在小齿轮面上,容易受离心力的作用飞出去,造成油脂的浪费,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球磨机齿轮润滑机构,包括有球磨机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安装有大、小斜齿轮传动机构以及电机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小斜齿轮传动机构对应的控制箱上设有喷射口,所述喷射口上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朝向大齿轮的轮齿面;所述的控制箱内大齿轮下方设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通过管道到废液回收槽。
所述的喷嘴由双线润滑系统供脂,所述双线润滑系统包括有供脂系统和供气系统,所述喷嘴的进料管口通过管道分别连通到供脂系统和供气系统。
其原理是:
根据齿轮传动的原理,在节圆上两齿相当于做纯滚动,所以在节圆上大、小齿轮的线速度相等,离心力的公式:
= 2/ (1-1)
设:黏附在齿面的油脂的质量为,小齿轮的节圆半径为,节圆处的线速度为1;大齿轮的节圆半径为,节圆处的线速度为2,
润滑脂黏附在小齿圈和大齿圈上的离心力分别为、,
由上可知:1=2,
所以: = 12/
= 22/
根据公式1-1得:
== (1-2)
由公式1-2可知润滑脂黏附在大、小齿圈上离心力的大小与两齿轮半径成反比,由于大、小齿圈的节圆半径之比≈10,∴
当润滑油喷向大齿圈时受到的离心力是喷向小齿圈时受到离心力的1/10。
因此将润滑油脂喷射在大齿轮面上,油脂可长时间粘附在齿轮面上,离心力小,不容易飞出去,同时通过集液槽的结构设计,可进行润滑油脂的回收再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对喷嘴喷射角度和集液槽的结构设计,油脂可长时间粘附在齿轮面上,不容易飞出去,同时可进行润滑油脂的回收再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球磨机齿轮润滑机构,包括有球磨机控制箱1,控制箱1内安装有大、小斜齿轮2、3传动机构以及电机驱动机构,大、小斜齿轮2、3传动机构对应的控制箱1上设有喷射口4,喷射口4上设置有喷嘴5,喷嘴5朝向大齿轮2的轮齿面;控制箱1内大齿轮2下方设有集液槽6,集液槽6通过管道到废液回收槽7。所述的喷嘴5由双线润滑系统供脂,双线润滑系统包括有供脂系统8和供气系统9,喷嘴5的进料管口通过管道分别连通到供脂系统8和供气系统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日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金日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75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