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调节汽车座椅头枕的安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8027.7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7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金文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文哲 |
主分类号: | B60N2/48 | 分类号: | B60N2/48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金珍花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阳区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调节 汽车座椅 安全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调节汽车座椅头枕的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工业的发展道路上,人们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高。汽车本身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逐渐变成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随着汽车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道路越发拥挤,交通事故发生得更加频繁。因此,汽车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汽车座椅作为汽车驾驶者的直接承重装置,其已成为汽车上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所以汽车座椅的安全性能对于驾驶者而言是尤为重要的。而汽车座椅头枕用来保护人体头部和颈部,其在汽车安全防护中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车辆发生追尾时,人体由于惯性作用会向后倒,因为汽车座椅给人体后背提供很大的支撑,此时车辆加速或减速的压力都集中在人体脆弱的颈部和头部,而汽车座椅头枕起缓冲作用。
目前的汽车座椅头枕在车辆发生追尾时,汽车座椅头枕主要起缓冲作用,虽然其能降低人体头部和颈部的损伤,但是其不能有效地保护人体头部和颈部。
所以,有必要对上述汽车座椅头枕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避免上述汽车座椅头枕不能有效地保护人体头部和颈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调节汽车座椅头枕的安全防护装置,解决了现有汽车座椅头枕不能有效地保护人体头部和颈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调节汽车座椅头枕的安全防护装置,其包括:框架部件,设置在汽车座椅靠背的预定位置;
止动部件,包括至少两个止动框构件,上述止动部件设置在上述框架部件的上端部;
活动部件,在上述活动部件的上端部预设至少两根长管,并且上述长管穿过上述止动框构件;
至少两个转动构件,上述转动构件的一端部与活动部件的下侧部相连接,上述转动构件的另一端部与汽车座椅的预定位置相铰接,上述两个转动构件可绕汽车座椅的预定位置转动。
此外,也可以是,支撑板,设置在上述活动部件的下侧部;
至少两个连接构件,上述连接构件的一端部与支撑板的端部相连接。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转动构件的一端部与上述连接构件的一端部相连接。
再者,也可以是,上述止动部件还包括连接板,上述止动部件通过上述连接板固定设置在上述框架部件的上端部。
再者,也可以是,上述止动框构件包括两层止动框结构。
另外,也可以是,还包括至少两个复位构件,上述复位构件与上述连接构件相连接。
另外,也可以是,上述复位构件采用复位弹簧。
根据上述结构,当车辆发生追尾时,由于惯性作用以及汽车座椅靠背对支撑板的作用,活动部件重心后移,转动构件与汽车座椅的预定位置铰接并可转动,活动部件下侧部向后转动,长管在止动框构件的限制下,可以一定范围内向前转动,长管可以推动汽车座椅头枕向前运动,这样汽车座椅头枕可有效地保护人体头部和颈部。另外,复位弹簧可以通过连接构件对活动部件进行复位调节。另外,该安全防护装置生产成本低,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用于调节汽车座椅头枕的安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安全防护装置应用于汽车座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汽车追尾前,该安全防护装置应用于汽车座椅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汽车追尾后,该安全防护装置应用于汽车座椅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框架部件; 2、止动部件;
21、连接板; 22、止动框构件;
3、活动部件; 31、长管;
32、支撑板; 33、连结构件;
4、转动构件; 5、复位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在下面的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实施例进行描述,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方式对所述的实施方案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相同的部分。
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文哲,未经金文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80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系统用户接口
- 下一篇:汽车座椅电动调角器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