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膜法滴滤塔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9667.X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4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宋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克强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黄振华 |
地址: | 2142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膜 法滴滤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生物膜法滴滤塔。
背景技术
现有国内绝大部份处理生活污水和能生化的污水设备都采用活性污泥法去除COD、BOD5和脱氨氮等污染物。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动力、无曝气生物膜法滴滤塔。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膜法滴滤塔,包括,塔体,水平设置在塔体中部的生物载体层,生物载体上方设有一根滴滤管,滴滤管上等间距分布一组滴滤头;滴滤管和进水管连接。
其中,所述滴滤管可360°旋转。
其中,所述一组滴滤头至少为两个。
其中,所述塔体至少为5m,形成自然风洞,使得污水和生物载体进行络合交换。
运行时,污水从进水管流入,通过滴滤管360°回转均匀布水,空气在该设备底部360度,由5米高风洞而形成自然进气,在塔内布满有规则的生物模块进行络合交换,同时厌氧菌和好氧菌相互循环、衍生来降解污水中的COD、BOD5和氨氮等污染物,同时具有除臭功能;处理后的净水由底部流入沉降池。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处理氨氮废水,无动力、无曝气、无污泥膨胀,节约成本,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生物膜法滴滤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膜法滴滤塔,包括,塔体1,水平设置在塔体1中部的生物载体2层,生物载体2上方设有一根滴滤管3,滴滤管3上等间距分布一组滴滤头4;滴滤管3和进水管5连接。
其中,所述滴滤管3可360°旋转。
其中,所述一组滴滤头4至少为两个。
其中,所述塔体1至少为5m,形成自然风洞,使得污水和生物载体进行络合交换。
运行时,污水从进水管流入,通过滴滤管360°回转均匀布水,空气在该设备底部360度,由5米高风洞而形成自然进气,在塔内布满有规则的生物模块进行络合交换,同时厌氧菌和好氧菌相互循环、衍生来降解污水中的COD、BOD5和氨氮等污染物,同时具有除臭功能;处理后的净水由底部流入沉降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膜法滴滤塔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克强,未经宋克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96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蹲便自动冲水器
- 下一篇:一种SC弹性阴阳式光纤衰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