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SMC绝缘配电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9819.6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3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袁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少伟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陕西省宝鸡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mc 绝缘 配电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力配电系统的配电箱体,具体涉及到一种新结构模式的绝缘箱。
背景技术
根据电力部门大力采用SMC 绝缘配电箱,以便提高安全性、节约金属能源。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结构模式的SMC 绝缘配电箱,大大顺应了电力改造的需求。目前市场上应用的绝缘配电箱结构大部分为国外引进的结构模式。由于国内配电系统与国外有着很大区别,而且应用习惯不相同。所以在电气实施方面增加了很多不便,目前市面上的绝缘配电箱结构存在组合连接强度低、结合缝隙大、防水性能不足、铰链强度差、电气实施不方便、空气流通性差等缺点,而且随着国内电力系统的发展及对此类产品的认知的提高,要求也越来越高,变化越来越多。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强度更好,防水性能强,散热性能好,电气实施操作方便,缝隙小外观更美观及有利于提高防护等级的绝缘配电箱。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SMC绝缘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铰链机构、紧固件、上横梁、下横梁、第一侧板、第二侧板、门板以及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侧板分别与上、下横梁相互配合连接,并通过紧固件加强连接,门板通过铰链机构设置在配电箱本体,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设置有百叶窗,所述的配电箱还设置有前后突出的箱体顶盖,箱体顶盖上的若干个排气孔与所述的百叶窗相互配合,所述的底座由底座侧板和底座封板配合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形成,底座与配电箱本体通过紧固件连接形成所述配电箱。
所述的第一、第二侧板上下两角分别与下横梁和上横梁的两端配合连接,并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此外,所述的配电箱还设置有后封板,后封板与配电箱本体背面的上横梁和下横梁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铰链机构采用三点铰链结构,在增强门板铰链强度同时防止门板下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侧板与横梁紧密配合,并通过螺栓紧固加强连接,增强了连接出强度。解决掉常规侧板与横梁通过尼龙件搭扣连接强度差的问题。此箱体结构紧密,大大降低了结构缝隙,缝隙降低到1~2mm。此箱体采用新模式铰链,通过三点铰链结构。增强了门板铰链强度,解决了门板下垂情况。箱体顶盖前后突出,提高了箱体的防水性。并增加了多数排气孔,配合侧板的百叶窗。有效保证箱体内部散热性能及空气流通。常规箱体顶盖作为箱体骨架一部分,保证箱体结构及强度。在电气施工时很是不便。此新型箱体机构通过上下横梁与侧板的连接组成了满足强度的箱体骨架,在不装顶盖的情况下可进行电气安装,为操作人员提供很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例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的结构分解爆炸图。
附图标记:
1、顶盖 2、封板 3、上横梁 4、侧板 5、下横梁 6、底座侧板 7、底座封板 8、铰链 9、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SMC绝缘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铰链机构、紧固件、上横梁、下横梁、第一侧板、第二侧板、门板以及底座,所述的第一、第二侧板分别与上、下横梁相互配合连接,并通过紧固件加强连接,门板通过铰链机构设置在配电箱本体,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设置有百叶窗,所述的配电箱还设置有前后突出的箱体顶盖,箱体顶盖上的若干个排气孔与所述的百叶窗相互配合,所述的底座由底座侧板和底座封板配合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形成,底座与配电箱本体通过紧固件连接形成所述配电箱。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配电箱其余部分的机构均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侧板上下两角分别与下横梁和上横梁的两端配合连接,并通过螺栓紧固连接。通过螺栓紧固加强连接,增强了连接出强度。解决掉常规侧板与横梁通过尼龙件搭扣连接强度差的问题。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配电箱其余部分的机构均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配电箱还设置有后封板,后封板与配电箱本体背面的上横梁和下横梁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少伟,未经袁少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98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缝纫机旋梭
- 下一篇:一种塑料异型材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