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隧道监测数据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1511.5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4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威;陆小龙;何真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久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隧道 监测 数据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隧道监测相关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隧道监测数据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大跨度铁路公路两用桥、大型水电站、国际空间站计划、火星无人探测计划等大型工程项目的实施,与动力特性相关的大型结构体系的健康诊断问题迅速成为国际学术界和工程界关注的热点,在桥梁、高层建筑领域已经有了不少的应用实例:美国Robert等开展了轻轨架空水泥结构的监测,对8个轨段在不同天气条件下进行了在线监视和结构健康诊断分析;德国在柏林新建的莱特火车站(Lehrter Bahnhof,Berlin)大楼安装了健康监测系统;然而,在大型隧道方面,却鲜有利用健康监测系统对结构进行监控管理的案例。
现今国内外对于隧道监控系统的研究以及工程信息化结合的比较成功的案例,主要有美国纽约的地铁信息集成管理系统,以及日本东京城市地下铁道管理运营系统,然而这些系统主要是从地铁日常运营管理维护出发,重点在于车组、设备的管理维护,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急调度、人群疏散等出发,对于结构病害诊治和工程力学状况的监测较少涉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测量精度高、实现成本低、采集效率高的电力隧道监测数据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力隧道监测数据采集装置,该采集装置通过交换机与上位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集装置包括实时数据采集模块和定期数据采集模块,所述的实时数据采集模块、定期数据采集模块均通过交换机与上位机连接。
所述的实时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信号收集器和电力隧道环境传感器,所述的信号收集器与交换机连接。
所述的电力隧道环境传感器包括管片位移传感器、结构内力传感器和水土压力传感器。
所述的定期数据采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反光片和无棱镜全站仪,所述的无棱镜全站仪与交换机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测量精度高、实现成本低、采集效率高,为电力隧道的监控和维护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力隧道监测数据采集装置,该采集装置通过交换机3与上位机4连接,所述的采集装置包括实时数据采集模块1和定期数据采集模块2,所述的实时数据采集模块1、定期数据采集模块2均通过交换机3与上位机4连接。
所述的实时数据采集模块1包括相互连接的信号收集器11和电力隧道环境传感器,所述的信号收集器11与交换机3连接。所述的电力隧道环境传感器包括管片位移传感器11、结构内力传感器12和水土压力传感器13。所述的定期数据采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反光片21和无棱镜全站仪22,所述的无棱镜全站仪22与交换机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久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久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15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直读式智能燃气表
- 下一篇:一种测量光纤干涉信号的光电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